鼻骨骨折论文

鼻骨骨折论文

ID:44087490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鼻骨骨折论文_第1页
鼻骨骨折论文_第2页
鼻骨骨折论文_第3页
鼻骨骨折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鼻骨骨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鼻骨骨折论文64排螺旋CT斜冠状面重建在鼻骨骨折58例中的应用杨春雷李广润缪广林刘杰(金湖县人民医院CT室江苏金湖211600)【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斜冠状面重建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近期58例鼻部外伤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在工作站上使用斜冠状血重建技术观察鼻区骨折影像表现。结果:58列鼻部外伤中确诊鼻骨骨折46例,排除骨折12列。46列骨折中单纯线行骨折29列,粉碎性骨折17列;单纯骨折37列,鼻额缝分离2例,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7例;双侧鼻骨骨折38例'单侧8例(左侧3例右侧5例);所有鼻骨骨折经斜冠状面重建后均能显示骨

2、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塌陷程度等信息。结论:64排螺旋CT斜冠状面重建技术在显示鼻骨骨折及临床诊断治疗中具冇很明显的优势。【关键词L斜冠状面重建技术,64排CT三维重建,鼻骨骨折鼻部是颅面部外伤中较常见的的部位,鼻骨菲薄,所以鼻骨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类骨折,随着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对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科近年根据实际情况,在64排CT三维重建的基础上,应用斜冠状面重建技术,直观的显示鼻骨骨折,在司法鉴定、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本院鼻部外伤58列患者,其中男49列,女9列;年龄12・64岁,平均38

3、岁;受伤原因:拳击伤28列,交通事故25列,钝器伤5列,临床表现包括鼻部畸形,皮下淤血,鼻出血,鼻腔阻塞等症状。1.2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64排CT扫描,患者采用仰卧位,扫描范围从鼻尖到上颌窦后缘。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60MA,层厚5MM,扫描后用0.625MM重建,将重建图像重建至GEAW4.5工作站,在矢状面上,平行于鼻骨长轴进行斜冠状面重建,层间距0.45MM,层厚2.0MMo2.结果58列患者中有12列临床怀疑骨折CT排除,确诊鼻骨骨折46例。单纯线形4骨折29列,粉碎性骨折17列;单纯骨折37列,鼻额缝分离2例,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7

4、例;双侧鼻骨骨折38例'单侧8例(左侧3例右侧5例)o3.讨论鼻骨是颅骨的直接延续,位于面部正中,突出于面部。鼻骨成对,其上缘、外侧缘和下缘分别与额骨、上颌骨额突、鼻外侧软骨上缘连接,鼻骨后面的鼻骨悄与额悄、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连接。鼻骨上端窄而厚,下端宽而薄,在外力作用于鼻根部时,容易发生鼻骨骨折,故临床上的鼻骨骨折多数发生在下2/3处。既往对于疑似鼻骨骨折的患者,我们一般采用鼻骨侧位片进行检查,一方面在于患者不够重视,拍片简单便宜,临床耳鼻喉科医生对于鼻骨骨折是否处理主要以主观标准进行判断鼻部是否变形,鼻腔是否通气。另一方面鼻骨骨折经常是一些颅脑外伤的一部

5、分,救治时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随着患者的自我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司法鉴定中的需要,鼻骨侧位片的缺陷日益暴露,易漏诊、误诊。这可能与鼻骨一侧骨折线易因解剖结构被遮挡,X线密度分辨率不高、成像效果较差,鼻骨骨折易于周围结构重叠,无法反映骨折程度及移位⑴等密切相关,当患者合并鼻中隔软骨撕裂,往往在患者出现一些鼻中隔血肿,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时才发觉。鼻骨CT平扫是目前诊断鼻骨骨折较好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鼻骨可见多个纵形低密度线为鼻骨间缝,如鼻额缝、鼻上颌缝、鼻间缝,易误为骨折,判断上易造成诊断困难。近年来很多医院逐步开展了三维重建技术,通过调整重组基线的角度获

6、得横断、矢状、冠状位图像甚至任意方位图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常见三维重建图像较多,诊断阅读信息量加大,并且打印占用胶片较多,不利于经济性。GE64排CTAW4.5工作站斜冠状曲重建技术的应用,可使骨折线清晰显示,实用性和准确性很高;它将骨折客观的显示出來,冇利于司法鉴定的评判,有很强的说服力。斜冠状面重建技术的使用,大大简化了重建程序,用较少的图像显示所要的信息,所得图像更贴近鼻骨的自然走形,清楚的显示骨折,并能更直观的显示鼻骨骨折的形态、范围、骨折线的走形、有无移位及程度,鼻中隔有无合并骨折,偏曲方向及程度。如图⑷⑶[2](图1)(图2)(图3)(图4)

7、(图5)(图6)图1・3:右侧鼻骨骨折,并向左侧移位;图3・6双侧鼻骨骨折总之64排斜冠状面重建,简单方便,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很大程度的方便了临床医师对鼻骨骨折的解剖认识,给临床诊断、治疗及司法鉴定提供了重耍依据。冃前该检查的主耍缺陷在于费用较高,需耍配套的操作软件,从服务患者,服务于临床来说,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孔维佳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5-216.[2•杨雪伟.X线与CT诊断鼻骨骨折临床价值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1):76-77.[3]•李善杰,崔俊

8、瑞,许伟,陈维亮•高分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