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_区域发展差异1ppt

1.3_区域发展差异1ppt

ID:44087764

大小:10.17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10-18

1.3_区域发展差异1ppt_第1页
1.3_区域发展差异1ppt_第2页
1.3_区域发展差异1ppt_第3页
1.3_区域发展差异1ppt_第4页
1.3_区域发展差异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3_区域发展差异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的主要特征:5、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1、区域具有一定界限;2、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与功能4、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东海日出新疆喀纳斯湖早晨吐鲁番丰收的葡萄呼伦贝尔草原现代化的哈尔滨市美丽的海南岛风光雄伟的雪域高原美丽的九寨沟攀枝花夜景江南水乡西双版纳傣族竹楼陕北黄土窑洞1.东莞270252.深圳248703.温州240024.上海236235.广州224696.宁波223077.台州222458.北京219899

2、.绍兴217110.杭州2168911.厦门2129012.苏州2126013.佛山2123414.无锡2089815.中山2031716.南京2031717.湖州2004618.珠海19856这些城市的分布有何规律?分布规律:集中于东部沿海2007年中国城市人均年收入排行榜(前18)1.3区域发展差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一、东、中

3、、西差异我国三大自然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东部: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暂未包括港、澳、台)中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例1.判断: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例2.判断: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例3.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

4、部经济地带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错误错误D(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思考:东、中、西发展的速度有何差异?东、中、西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何差异?1.产业结构差异探究活动1.读图分析,比较我国三个地带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产业结构差异图1-14,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西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

5、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重型产业为主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南轻北重,东轻西重”原因:(1)东部地带的自然条件优越,濒临海洋,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差,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2)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东部好于中西部地带。(3)历史时期形成的人们的心里特征也有差异,东部地带的人们在经济竞争面前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强。改进对策:中西部地带应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1)该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

6、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的比重上升很快。这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活动探究P15—P16第2题2.工业化差异探究活动2.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以及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化进程:东部﹥中部﹥西部工业部门:东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大;中西部仍以传统工业为主体。工业产值:东部﹥中部﹥西部3.城

7、市化差异探究活动3.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密度等的差异。城市化水平:东部﹥﹥中西部城市密度:东部﹥中部﹥西部城市综合经济能力:东部﹥﹥中西部(补充材料)教材P17-18“阅读”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探究活动4.读图结合课本文字,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东、中、西部地区的时空差异。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图1-18,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

8、14个沿海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对外开放时间对外开放程度外资吸收能力较晚较早较低较高较弱较强区域影响因素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