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经验举隅

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经验举隅

ID:44093384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经验举隅_第1页
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经验举隅_第2页
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经验举隅_第3页
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经验举隅_第4页
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经验举隅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经验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经验举隅李遇春治疗各科疑难朵症经验举隅关键词疑难杂症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李遇春导师李遇春教授是宁夏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三、pq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宁夏回族自治区名老中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对各科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及独特疗效,笔者有幸成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对其治疗各科疑难病症的经验作如下整理。上热下寒症上热下寒症属内科朵病,以腰以上发热,腰以下畏寒为自觉症状的一类疾病,李老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邪气致营卫不和、上盛下虚,故当先治以调和营屮清散邪气

2、,待邪去之后顾护津液。典型病例:患者,男,65岁,2008年11月28日初诊。主诉因外感伤风后出现上半身发热,下半身畏寒,足冷如冰,伴动则汗出,疲乏无力1周。辅助检查未见异常。李老辨证为营卫不和、上盛下虚;方以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炒柴胡、黄罠各20g,党参、银花各15g,黄苓、姜半夏、桂枝、炒白芍、连翘、荆芥各10g,炙甘草6g。3剂水煎服。二诊:服上药后,上半身发热汗出明显缓解,下半身仍畏寒不适,舌红,脉细。李老认为此属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治以调和营卩.,养阴清热。方以小柴胡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3、:生石膏先煎30g,竹叶6g,沙参、柴胡各15g,黄苓、麦冬、法半夏各10g,生地20g,生甘草6g,6剂水煎服。三诊:服上药后,诸证全无,患者自觉病已十去八九,要求继服上方中药以固疗效。按:患者初起感受风邪,风邪伤「

4、J,正邪相争则见发热,嗾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而见汗出;因汗出而廣理开,外邪更易侵袭,故有畏寒;汗出而营阴受损,耗气伤津,见疲乏等症。李老选用调和营卫之桂枝汤透营达卫,益阴敛营,一治卫强,二治营弱。选用和解少阳之小柴胡汤使邪热外透内清,扶正于祛邪之中;病之恢复期选用清热生津

5、之竹中石膏汤,清补两顾,补虚不恋邪,故收良效。瘾疹瘾诊是以皮肤出现红色风团、时隐时现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1],属西医的慢性尊麻疹。李老认为本病多因素体虚弱,营血不足,风热之邪趁虚而入与血搏结而成;故治以养血活血、凉血祛风以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典型病例:患者,女,36岁,2009年10月20日初诊。主诉:全身风团时隐时现伴瘙痒难忍,反复发作1年。曾服抗过敏药效果不佳。李老辨证为风热犯表、热入血分。方以消风散合四物汤加减:生地25g,当归、制首乌、赤芍、川苇、丹皮、紫草各15g,生甘草、僵蚕、口痪藜

6、、秦苑、荆芥、防风各10幻蝉衣6g。6剂,水煎服。二诊:服上药后,风团发作次数减少,数量减少,瘙痒减轻。继服上药10剂。3月后电话随访,风团未发作。按:李老认为瘾诊久发多虚,以营血虚为木,外感风热之邪为标,故以四物汤重用生地配合紫草、丹皮、制首乌凉血养血活血以治本,轻用疏风宣透Z荆芥、防风、秦范、白痪藜祛风止痒以治标。加用搜风透表之虫类纱僵蚕、蝉衣以达除标止痒之功。充分体现了李老“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路。❷頫❷頫属妇科杂病,以妇女下腹结块为主症的一类疾病,西医慢性盆腔炎所致的输卵管卵巢

7、囊肿属此范畴[2]。李老认为❷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脏腑气血失调有关,其主要病机为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故擅用活血逐瘀法来达到散结消❷的目的。典型病例:患者,女,38岁,2010年6月21日初诊。主诉:体检时发现左卵巢6.8cmX5.8cm大小的囊肿,右卵巢6.0cmX6.lcm大小的囊肿,伴腹痛,劳累后加重。舌暗苔白,脉弦。体检时间为经后期,排除黄体囊肿可能。李老辨证为瘀血内停,渐积成❷,方以桂枝茯苓丸加减:茯苓30g,桂枝、赤芍、桃仁、当归、丹皮各15g,益母草、丹参各30g、三棱、莪术各10g

8、。6剂,水煎服。二诊:服上药后无特殊不适,脉细,舌淡暗苔薄白,李老在上方的基本上加水蛭3g,红花、川茸各10g,泽兰15g,六剂水煎服。三诊:无特殊不适,李老乂在上方的基础上去水蛭,加虫10g,6剂水煎服。停药1周后于经前期在当地医院行E超复查,提示子宫附件区未见囊肿。1个月后又于另家医院行B超复查,仍提示子宫附件区未见异常,卵巢囊肿消失。按:卵巢囊肿属慢性盆腔炎炎性渗出的积液积聚于卵巢形成的炎性肿块。李老认为此属风寒湿热邪气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蕴结于腹中而成的❷頫,故用桂枝茯苓丸加减以活血化瘀

9、,散结消❷,取桂枝之温通血脉而行瘀滞,取茯苓淡渗利湿以助瘀血下行,二药相配能入阴通阳;另加红花、川茸、当归、益母草、泽兰、丹参以加强桃仁、赤芍、丹皮活血化瘀之力,加用三棱、莪术、水蛙、虫以达到逐瘀散结消❷之目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3]。临床表现有身体多处抽动、发声抽动、秽语等。李老认为木病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其病机特点为肝风痰火和挟,流窜经络,上扰清窍。故常以清肝豁痰通络、熄风止痉为治疗大法。典型病例:患者,男,10岁,2008年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