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备办法操纵法度模范

防备办法操纵法度模范

ID:44094057

大小:234.7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8

防备办法操纵法度模范_第1页
防备办法操纵法度模范_第2页
防备办法操纵法度模范_第3页
防备办法操纵法度模范_第4页
防备办法操纵法度模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备办法操纵法度模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锐特存储设备有P艮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编号:L受控状态:L分发号:.编制:L审核:t批准:L2014年XX月XX日发布,2014年XX月X实1目的为采取措施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以防止不合格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适用范木程序适用于木公司对潜在不合格而采取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3职责3.1品管部负责:a)归口管理木程序的组织实施;b)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分析原因,实施预防措施并落实执行。3.2各相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潜在的不合格提出预防措施,并予以验证。4程序4.1预防措施制定、实施与验证的工作程序预防措施的

2、制定、实施与验证按图1所示的流程图进行。4.2潜在不合格的识别、确定及其原因分析4.2.1潜在不合格的识别及其信息来源是不合格的预见性,即由于潜藏在内部的不合格因素的影响,预见其将会导致不合格的产生,一般是通过收集有关信息数据,经整理并进行数据分析后而预见潜在不合格,还有相当多是凭工作经验的直觉或推理,预见到即将有不合格的发生,以下示例给出了潜在不合格的儿种识别:No图1预防措施制定、实施与验证流程图示例3:在内部审核过程屮内审员在生产现场发现两张和同名称和图号的图纸,而其屮一张有尺寸史改,另一张未进行更改,如果按这两张图纸屮的一

3、张来生产零件,就会存在着潜在不合格,其不合格的概率则有50%o4.2.1.2潜在不合格的信息来源可包括:a)顾客(或市场)方面的信息,女II:1)顾客需求和期望;2)顾客满意度的测量;3)顾客反馈信息(包括顾客抱怨、退货等信息);4)市场分析;5)其他。b)质量管理体系检查中存在问题的信息,女,1)内部审核的不符合项,或内审员口头提出的存在问题(如示例3);2)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的不符合项,或审核员口头提出的存在问题;3)管理评审的输出;4)日常质量监督检查;5)其他。c)产品实现过程的信息,女1)生产准备中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4、(如示例2的修模方案);2)控制图提供的信息(如示例1);3)质量检验和试验记录(包括米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方面的记录);4)其他。4.2.2潜在不合格的确定与原因分析由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及其职能人员根据潜在不合格的信息及其识别方法来确定潜在不合格项目及进行原因分析。4.3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由品管部负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或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与要求如下:a)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耍性(根据潜在问题影响程度的大小及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b)采取预防措施的可行性(初步估计预防措施制定的难易程度、实施的难易程

5、度及设施、人才、资金的提供有无问题,以评价采取措施的可行性);C)作出是否采取预防措施决定;d)如需采取预防措施,还应作出如下决定:1)原因分析是否准确,必要时,应作补充或修订;2)按照预防措施内容的要求(见4.4.1.1),初步确定预防措施的框架;3)确定预防措施的制定人员;4)按4.4.2.1的要求确定预防措施的批准单位或批准人;e)保存评价记录(包括有关决定的记录)o4.4预防措施的制定、批准与实施4.4.1制定4.4.1.1措施内容要求如下:a)措施针对性强,即针对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而制定,能起到防止不合格发生的作用;b

6、)措施要求应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c)措施应规定合理的时间进度耍求;d)措施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造性,能体现先进的管理技术。4.4.1.2由评价过程指定的人员制定预防措施,并填写在《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上。4.4.2批准4.4.2.1由以下批准单位的人员审查批准:a)质量管理方面的,由品管部主管批准;b)技术性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由工程技术部主管批准;c)生产管理方面的,由生产部主管批准;d)重大的涉及面广的,市相关公司领导批准。4.422批准人应审查预防措施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必要时,应对措施给予补充或修订,或组织有关职能

7、人员进行评审。4.4.3实施4.4.3.1由品管部复制《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并分发到预防措施涉及的有关实施单位,实施单位根据预防措施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4.43.2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预防措施的批准人进行协调解决。4.5预防措施的有效性验证4.5.1由品管部检查验证预防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包括:a)有关实施部门是否已按预防措施的要求与日程安排完成任务;b)是否已起到防止不合格发生的作用,耍求写明:1)如已有效防止不合格发生,则应明确巩固措施的要求;2)如效果不显著或无效果,则应明确是否再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4.6标准化4.6.

8、1各职能部门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作业,让步,审核结果,质量记录,服务报告和顾客意见等(可采用FMEA/流程分析等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分析,以发现和消除不合格的潜在原因•将已发生不合格的经验和情况定期补充到现行的FMEA风险分析中去,以便由此采用预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