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ID:44100389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1页
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2页
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3页
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教育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实习实验设备、办学特色及就业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为发展高职教育捉供参考。[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对策探讨。一、发展现状。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儿年,山于全社会対职业教育的重视,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蓬勃发展。职业教育的高等化,使职业教育的功能从单一的为受教育者捉供技能培训转到技能训练和学历教育并举,功能的拓展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I'可。各校牛源充足,运转良好。然而在这一现象背后,也滋生着各种才盾,问

2、题不断凸显。1.教学实习实验设备、场地满足不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攀升,学校把大部分资金用于购地与建房,然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实习实验设备、场地,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停留在屮职水平。即使购买了一部分,也远远满足不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较差。2.教学缺乏特色,专业不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率低。一些学校少专业Z所以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主耍原因是与市场需求脱离。一些高校盲目上些“热门”专业和“短、平、快”的专业,结果造成人才扎堆,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毕业牛:的就业。

3、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乂供大于求,产生结构性矛盾。在许多地区的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声明“高职高专毕业生免谈”,这种悄况体现了高职高专办学不适丿应需求的一面,也同样反映了现行人事管理体制、用丁•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二、发展对策。1.增加实习实验设备、场地的投入,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基地。没冇完备足量的实习实验设备,职业技能的训练无从谈起。一是学校不能一味求大,要求强求精,合理分配资金流向,购置满足教学需求的实习实验设备;二是学校应积极筹措校企联合办学,把工厂的车间变成校外实习基地,实现

4、工学结合。这种互动性的产学合作,使学校、金业共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牛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协助企业完成打造“学习型金业”的任务。在尽可能人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亨。这种形式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屮己初见端倪,并赋予合作双方更积极、更有活力的合作空间。当然,这种形式II前只是在少数一些具冇行业主管隶属关系的学校内实施,但它无疑会在更人程度上推动订单培养方式的发展。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实行政府

5、集中采购,建立职业教育实验实习基地,这样既节约资金,又可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1.加强徳育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2006年教育部卞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徳和法制教冇,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导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要想坚持冇人为本,徳冇为先,把立徳树人作为根木任务,就必须高度重视职业道徳教冇,不断探讨职业道徳教冇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职业道徳教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生命力的必然要求,平时要教育学生树立强烈的职业意识和

6、契约观念。应加强对学生白律意识、责任心、爱心、奉献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卅八人“荣耻”观來武装学生的人脑,加强对学牛心理疏导及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牛的意志、毅力,使学主不仅具备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还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仅对学生当前负责,更要对学牛一牛负责。2.注重专业建设,树立精品特色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应注重应用价值性、内容的吋代性及师资来源的多样性,专业建设强调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尽快走出现阶段“专业同构化”及“专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闲境。高职教育是面向区域性经济的,这种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区域性

7、,因此具有更强的指向性或针对性。应根据区域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金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设置专业,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逐步建立起个性化教育模式。1.密切校企合作,做好工学结合。开展校金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所在。离开了金业的参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就成了无源Z水、无本之木。从金业來讲,要想求牛存,求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训练有素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的逐渐转型,员工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索质的高低,对金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开展校企合作是校金双方共同发展的内在迫切需

8、要,而工学结合则是实现校金“双赢”的重要举措。参考文献。L1]张俊龙。高等职业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62-163.[2]王宁。民办高职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