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

ID:44101435

大小:256.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18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_第1页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_第2页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_第3页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_第4页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少阴病兼变证一少阴兼表证(一)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原文]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301)麻黃細辛附子湯方麻黃二兩(去節) 細辛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讨论]1证治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少阴本无热,兼太阳之表脉沉――太阳脉当浮,沉为少阴,(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机:少阴兼表(阳虚外感)。治:温经解表。方: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解太阳表邪细辛―

2、―辛温雄烈,助麻黄解表寒,助附子温肾阳附子――温肾阳2本证的“发热”少阴本无热,若见发热,应辨别其性质。本证为兼太阳表证,故同时伴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等,且发热为全身性。格阳证在发热的同时,伴阳衰阴盛的表现,如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3本证即是“太少两感证”。注意这个名词解释。4本条应结合(92)理解。(92)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四逆湯方。表证明显,肾阳虚衰不甚者,可表里同治,温肾解表同用,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若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后,表证不解,阳虚加重,此时宜用四逆汤

3、温肾回阳为主。在寒邪束表与肾阳虚衰同见时,应时刻注重保护阳气。5运用本方除用于阳虚外感外,还可用于一些寒性疼痛病证,如寒痹疼痛等。(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原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302)麻黃附子甘草湯方麻黃二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讨论]1“无证”当为无里证,指无吐利等少阴里虚寒证。2证治证:发热、脉沉――据上条当有得之二三日――较

4、上条始得之缓无里证――无下利清谷等证,阳虚不甚(审证要点)机:阳虚兼表(较上证轻)。治:温经解表。方:麻黄附子甘草汤以甘草易细辛,去走窜之药,加甘缓之剂,取其和中,微汗。3太少两感三治法麻黄细辛附子汤――始得之,急。无里证,阳虚不甚麻黄附子甘草汤――得之二三日,缓。四逆汤――有里证,阳虚重。4上述二证是少阴兼表证?还是少阴表证?这涉及对伤寒六经的理解问题。二少阴急下证[原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0)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5、。(321)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2)[讨论]1急下的指征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伤津迅速而严重自利清水,色纯青――热结旁流,必臭秽异常心下必痛――热实内结之征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腑实热结之征2对以上三条,应结合理解。既有腑实热结之征,又有津伤严重的表现,就是急下之征。心下必痛、腹胀不大便是腑实热结的指征;口燥咽干、口干燥是津伤之征;自利清水,色纯青,既是燥热内结,逼迫津液从旁而下的指征,又是伤津的原因和表现。3和阳明急下三证的关系阳明急下三证是阳明燥热伤及少阴肾

6、水,即所谓土燥水竭;少阴急下三证是少阴阴虚导致阳明燥热结实,即所谓水竭土燥。最终结果相同,都是热极津枯,故都应急下存阴三热移膀胱证[原文]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293)[讨论]1原文分析少阴病――可以是寒化证,也可以是热化证八九日――言病程较长一身手足尽热――原来没有热,或没有一身尽热热在膀胱――膀胱为太阳腑,膀胱之热循经外达必便血――可能为尿血,热伤血络,迫血妄行2临床上的理解即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病人,如果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则病人可出现发热,尿血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尿

7、路刺激征。此时应急则治标,先用清热利水通淋,如八正散之类。至于柯韵伯说轻则猪苓汤,重则黄连阿胶汤;常器之谓可用桃核承气汤、芍药地黄汤之类,不太适合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急性期。3转归并非由阴转阳,脏邪出腑,病情向愈。应结合后世的温病学说进行理解,有可能是热入血分的表现,如果尿血的同时,有全身性的出血,并有热入血分的其他临床表现,则应遵循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原则,选用犀角地黄汤之类。四伤津动血证[原文]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284)[讨论]

8、1原文分析阳虚水泛――真武汤少阴病,咳而下利            禁汗阴虚水热互结――猪苓汤谵语――津伤胃燥,胃热扰心火劫,强责少阴汗小便难――热灼津伤,化源不足2从原文中提到的,用火劫发汗后出现的谵语、小便难来看,治疗前的咳而下利可能为阴虚水热互结证。[原文]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294)[讨论]1原文分析但厥无汗――阳衰阴盛――治宜回阳救逆――禁汗口鼻目出血――阴血上竭少阴病 强发其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