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長遠榮景的策略思維

新世紀長遠榮景的策略思維

ID:44104038

大小:263.8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18

新世紀長遠榮景的策略思維_第1页
新世紀長遠榮景的策略思維_第2页
新世紀長遠榮景的策略思維_第3页
新世紀長遠榮景的策略思維_第4页
新世紀長遠榮景的策略思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世紀長遠榮景的策略思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廿一世紀的策略思維陳國華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中心一.發展關鍵期1980-2020是一個典範轉移更替的關鍵時刻。在這一個時空階段中,我們將經歷空前的全球轉變發展新契機,因為我們將擁有更適切的科技發明,以及累積整合、豐富的知識,創造出一個新的社會生活繁榮遠景。相對於過去社會結構,只求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悻存(survival)的被動意識型態;這一股強調豐富人生(thriva1)的正向目標,則強調人類是唯一可以主動察覺與掌控演化進程的物種,我們又正是處於發展關鍵時刻的世代,更應藉由全球知識與創新的凝聚,共同實踐與成就自覺

2、性進化(consciousevolution)的人類潛能,進而合作創造出更長遠的全球社會未來半個世紀的榮景(2050)o廿一世紀的策略思維主要源自於三彳振」(morphicresonance)學習、行動樂觀理念、和未來情節規劃(scenarioplanning)。•「形態共振」學習:在充滿混沌、不確定與複雜的世紀交替時代,人們對於週遭環境變動感受的敏銳度大幅提升,驅使彼此間進行不尋常的溝通活力。所有這種心智活動,可以使人對新的複雜狀態感受到新的意義;而這種狀態,可能會形成一個新的生物、社會、經濟,以及政治方面的新秩

3、序,提出新觀念的團體影響力量相形增強。•行動樂・・理念:強調創造未來的行動,所建構出來的未來榮景其實在於提供一個正向的行動草案。在願景的推力下,清楚的描繪了實踐願景的關鍵抉擇點,而且願景絕非是最終極或單一的結果目標,反而是提供他人能夠參與改進的基礎想法,同時也在於連結跨世代的環境倫理,承繼世代的永續榮景。如果我們對於新社會經濟的遠景具有自信與希望,不僅自己會採取積極的作為,此一態度也會擴散和影響別人。•未來情節規劃:有關未來發展的情節常陷入二元的爭論中,強調成長極限者,對於生態圈遭受嚴重破壞和自然資源的極度短缺現象

4、極為憂慮;相對地,強調順其自然者,則放任現代社會繼續沿著目前的軌跡發展,只有當自然體系真正無法承受時,例如快速的氣候變遷,主導發展的各種社會力量才會被動做出回應與改變。願景情節則是新生態經濟典範的思考者,將持續挑戰主流勢力,認真聽取與溝通歧異的看法,倡導新的生活方式,並爭取政治資源的支持變革。一.新世紀發展的動力如果以啟動思維的幾種核心觀點為整合發展的水平面,則198()年以來的大趨勢應該是其垂直面,縱貫了不同的思考時期,而且其影響層面尚有加速擴大之勢。主要的趨勢有:科技進展、經濟創新、全球整合以及民主思想的擴散。

5、但是發展的最終極關懷必須維繫於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正如同發展的橫、縱軸思維正面臨典範的更替期,我們的生態環境也面臨了轉變的關鍵。拯救地球氣候變遷對於全球的挑戰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如果我們不做任何改變,其對全球社會的影響將快速擴大。欲追求經濟成長以及繁榮遠景,則更需以行動來創新良性的生態科技,首要關鍵在於避免使用石化燃料。其實開創兼顧全球經濟成長與自然環境的前景已是指日可待。過去我們對於氣候變化造成的災害或許可以稱之為異象,但從9()年代開始,全球一連串的重大自然災害就真的是挑戰了,以下是一些例子:-1992年

6、,襲擊美國東南沿岸的腿風,創下了損失的歷史紀錄-1998年,腿風甚至已開始發生在中美洲,而且連續在當地盤旋了四整天,造成一萬一千人喪生。宏都拉斯總統宣稱:這個腿風摧毀了該國過去五十年來的努力成果。-1993年,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洪水,也創下了歷史紀錄,甚至還遠超過工程設計的上限。・1998年中國的洪水也創下歷史紀錄,影響到二億五千萬人的生計。-1997.1998年印尼與巴西熱帶雨林的罕見火災,造成鄰近地區的霾害。-二十世紀以來,最熱的十天中,有七天發生在90年代。全球逐漸取得的共識是,人類因為過度排放廢氣,所造成

7、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暖化,因而引起了生態體系與經濟體系的平衡喪失。至於廢氣的主要來源為燃燒石化燃料中的石油、煤以及天然氣所產生的高度二氧化碳,而且此一結果是經長期累積而爆發於廿世紀末期。著名的化學者PaulEhrlich在他1969年出版的「人口炸彈」(ThePopulationBomb)—書中,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環境影響公式:環境影響二人口x財富x科技以現今的情勢分析,Ehrlich所預測的環境災難並未發生,因為人口成長控制得當。但影響此一人口成長減緩的主要因素除了一方面來自於適當政策規劃,主要是來自於因財

8、富與科技相輔相成所改善的生活方式所推動。倍數」(FactorFour)—書的作者vonWeizsacker也提出了相同的理念:能源的使用減半,財富的累積加倍。同理,污染問題也並非是永久而且無法改善的,我們所需要的,或許只是有效率的能源以及強有力的政治意願,來做為平衡發展與生態的「催化劑」(catalyst)o減少資源浪費以及替代石化燃料的能源技術已是未來二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