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1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1

ID:44104911

大小:562.23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0-18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1_第1页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1_第2页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1_第3页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1_第4页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0前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使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大量增加,随之带来了与安全用电的矛盾。据不完全统计,70年代中期每年都有数千人伤亡于触电事故,1975年我国触电死亡人数高达6000多人,按用电量统计平均为2.87人/千万kW•h。触电死亡事故在各类伤亡事故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当时•与先进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安全用电处于低水平。从各种原因分析,大都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及用电设备保护装置不完善。其次从火灾事故分析中也可以看出,由于电器使用不当或线路漏电造成电气火灾占了火灾事故的20%以上。如果有一种设备可以使人们安全地使用电,将会避

2、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五花八门的电器接踵而来的同时,也诞生了各式各样的保护器。其屮有一种是专门保护人的,称为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是利用漏电保护装置来防止电气事故的一种安全措施。漏电保护装置乂称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esidualCurrentOperatedProtectiveDevice,缩写RCD)。漏电保护装置是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主要用于单相电击保护,也用于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火灾,还可用于检测和切断各种单相接地故障。漏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是提供间接接触点击保护,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的漏电保护装置,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

3、触电击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基本的保护措施。漏电保护的原理和装置的种类较多,但从适用于低压电网的漏电保护原理来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旁路接地式保护原理、附加直流源检测保护原理、零序电压保护原理、零序电流大小及零序电流方向保护原理。前三种保护原理为非选择性漏电保护,供屯屯网的任何地方岀现漏电故障,保护装置即动作并切除整个工作面电网,U无法确定故障支路。后两种保护原理为选择性漏电保护,可以判断出故障支路,有选择地将故障支路切除。但是,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供电系统复杂性的提高,对漏电保护提岀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漏电保护装置和其他电气安全技术措施配合

4、使用,在防治电气事故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因此研究漏电保护理论与技术应用对国民生活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绪论1.1我国漏电保护的发展我国研究漏电保护器起步晚于国外,前苏联1949年研制的用于中性点绝缘系统的漏电保护装置于20世纪50年代初被引进我国,并在全国的矿井中推广使用,大量的在国内放置的产品(JY82型)述一直延续使用到现在,对我国供电安全和安全技术研究起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60年代,我国为了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一原理,又自选设计和制造了多种形式的矿用隔爆型检漏继电器,如JL80型、JL82型和JJKB30型等,分别用于井下660V

5、和1140V电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我国先后从英国、德国、前苏联、波兰和日木等国引进了数百套综合机械化采煤机组,各种类型的漏电保护装置和电路也随配套的供电控制设备同时引进,这些引进技术对促进我国漏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各种引进的漏电保护装置,有直流检测型的,有零序电流型的,有零序电压型的,也有零序功率方向型的,他们各有所长,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我国用电量逐年增加,触电事故也逐年增加,因此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在各部门的努力下,开始研制漏电保护器。1986年制定了国家标准

6、GB6829《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995年进行了重新修订,明确规定了漏电保护其产品的质量要求、工作条件和试验方法,从此我国漏屯保护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进入科学化、规范化阶段,产品系列逐步齐全,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并逐步强制规定用户安装漏电保护器。我国漏电保护器的生产和应用起步较晚,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并首先在农村低压电网中推广应用。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的自行研制、开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形成一个品种完善,规格齐全,负荷IEC国际标准的漏电电流保护器产品系列。在低压电网的安全保护中,尤其是农村低压屯网的安

7、全保护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生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绝大部分为电子式的,约占剩余电流保护器的90%左右。电磁式剩余电流保护器因制造成木高、价格贵,使用量较少,目前仅占10%左右。主要种类有:家用及类似用途剩余电流断路器、剩余电流断路器(主耍由低压塑壳断路器派生而成)、移动式剩余电流保护器和剩余电流继电器等。至今为止,国内外又相继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漏电保护方式,如旁路接地技术、选择性自动复电技术、微机在漏电保护中的应用等,为构成全面、完善的漏电保护系统创造了条件。整个漏电保护技术与设备,正在朝着快速断电、保护方式多元、微机智能综合的方向发展。1.2国外研

8、究状况漏电保护技术是从二十世纪初在西欧国家发展起来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