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悸的探讨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悸的探讨

ID:44108183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悸的探讨_第1页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悸的探讨_第2页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悸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悸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悸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悸的探讨【关键词】心悸黄连温胆汤中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Ob-02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心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脉见参伍不调的一种证候。《脉经》所载脉来“乍大乍小,乍疏乍数”、“如麻豆击手”等,形象地描绘了心律失常的脉象。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由于心脏神经调节不良、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贫血、洋地黄中毒等原因造成的心律失常。1痰热型心悸病因病机及症状反应《内经》云:“邪之所凑,

2、其气必虚。”“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岀心悸当“责之虚与痰”。主要在于内因,从根本来说,以心之气血阴阳虚弱为本,心失所养,神不潜藏,引起心悸。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紧张,唾眠不足,常易导致情志抑郁不畅,从而久蕴化火。张介宾在《类经》中曾指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又加缺少运动锻炼,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滋生痰火湿热之邪,痰热扰心,或伤脾而滋生痰浊、痰热扰心,心神不宁,而致心悸。李用粹在《证治汇补》屮说:“痰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

3、”由此可见,痰热型心悸为现代临床中心悸的常见类型。因痰热相搏结,停胸壅胆而客于心脏,上焦气机不畅可见心胸痞闷胀满,胸中躁动烦热,心悸乏力,头晕头胀;中焦气机不畅,则致食少腹胀,饥不欲食;胃失和降则见恶心欲吐,渴喜冷饮;痰热搏结,舌红、绛或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结代。2黄连温胆汤的方证黄连温胆汤出自陆廷珍《六因条辨》,其药物组成包括: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大枣、炙甘草等。具有清热、化痰、开窍、醒神、安神、活血、化瘀、镇惊之功效。主治胆失清净、痰热内扰所致的多种内科病症。实为泄痰和胃清胆之良方。

4、黄连温胆汤方中黄连苦寒泻火,清心除烦、解毒燥湿,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二者相合清热化痰而为君药。以竹茹甘寒,涤痰、开郁、清热、止呃除烦而为臣,古人云:胆遂胃降,必假阳明为出路,故加枳实以泻Z,并助君药以清热化痰。佐以茯苓利水渗湿,且能健脾以杜生痰&源;陈皮健脾燥湿理气化痰;生姜可温脾和胃,助君臣温散行痰。并使以廿草,來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共成共凑清热涤痰,宁心安神之功。3痰易合于瘀形成痰瘀互结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乂是致病因素。二者皆为气血代谢异常而致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与其致病特点密切相

5、关。祖国医学早有关于“瘀血同病”,“痰可致瘀”的认识。痰浊导致血瘀:《医学止传》说:“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屮,血为之浊”。痰浊Z邪性阴凝滞,有形易阻,停聚于脉络内外,阻滞络中气机,可以直接影响气血的运行流注,久则血瘀不畅,痰瘀互结。血瘀导致痰浊:唐容川的《血证论》中指出,“须知痰水Z雍,由瘀血使然”,“血积既久,亦能为痰水”o瘀血阻滞络道,致使络脉中Z津不能经心化赤为血而郁于络脉之中。络脉外的津液不能还流于络脉之内而聚于脉中,郁积H久,逐渐化生为痰浊;血瘀于络脉内外,阻滞络脉Z中的气机,气机升降

6、失调,气不化津,必然影响津液的输布排泄,导致痰浊内纶。另外瘀血积聚于络脉内外H久,在正气的自然作用下,木身也可化为痰浊。《医宗粹言》中提出:“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与血和聚,名曰瘀血挟痰”o4黄连温胆汤合入化瘀约的探讨因心悸“责Z虚与痰”,补法与通法是治疗心悸不可分割的两大原则,临床是使用先通后补,或先补后通,通补熟多熟少,或是通补兼施,应根据心悸的类型不同。加入活血化瘀约以在涤痰的同时,体现通的效用,具体药味药量也应视病机特点权衡而定。不论何种原因,在笔者研究的痰热型心悸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

7、般会有气滞、痰凝、火炽的存在,即所言“气有余便是火”,“火有余便是痰”。痰热一旦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则会“痰随火升,火引痰行,上干心神,变生诸症”O根据前人总结“治痰必降其火,治火必顺其气”的经验,清热、化痰、降气、活血、化瘀以及宁心安神应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法则,而黄连温胆汤合入化瘀约的运用止是这种基本治则的很好体现。清热寄予化痰,化痰兼与化瘀,方能涤除痰热瘀毒。由此可知于黄连温胆汤中酌情加入活血化瘀药,往往收效显著,事半功倍。5病案举例高某,女,55岁。于2009年5月25H就诊。症状:自诉3—4月前突发

8、心中不适,心悸,胸闷气短,月经期加重。就诊时心悸乏力气短,头晕沉,手足胀,大便不成形。舌质暗红,舌苔淡黄,脉滑。ECG显示S-T段轻度下移。中医诊断为心悸,症属痰热内扰,方用黄连温胆汤酌加桃仁、红花、熟地、当归、赤芍、生龙骨、生牡蛎、车前子、甘草,7付,水煎服,日一付,早晚分服。一周后就诊,心悸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好转,舌质暗红稍减,后乂加减继服三周,诸症基本消失,舌脉恢复如常。按:此患似西医心脏神经调节不良患者。因病程有一段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