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槽回填土技术交底

基槽回填土技术交底

ID:44119220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基槽回填土技术交底_第1页
基槽回填土技术交底_第2页
基槽回填土技术交底_第3页
基槽回填土技术交底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槽回填土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工回填土技术交底本技术交底内容:室外肥槽回填土工程,压实密度0・941、材料要求素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o含水率应符合规定,2、石灰:应用新鲜的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经过1〜2d的充分熟化并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及其它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3.主要机具有木夯、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及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4.作业条件(1)冋填前,应对地下防水保护

2、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要办好隐检手续,方可进行回填土。(2)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主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压实试验来确定。(3)施工前,抄平做好水平标志,在基槽边坡上或在防水保护墙上,每隔5ni钉上水平撅或用粉笔划线;(4)把肥曹内的杂物等必须清理干净。5,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基槽底清理f检验土质f分层铺土、耙平f夯打密实f找平验收(1)首先检查土质和石灰粉的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然后分别过筛。石灰要用5mm-10mm的

3、筛子过筛,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用15mm-20mm筛子过筛,并确保粒径要求。(2)灰土使用部位:距墙面1000mm范围内回填2:8灰土,压实系数为0・94;素土使用部位:距墙面1000mm范围以外回填素土,压实系数为0.94;灰土体积比为2:8,见下图“肥曹回填剖面图”严格控制执行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三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一致,要求随用随拌。肥曹回填剖面图(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土厚度,蛙式打夯机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o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4)

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5)深浅两基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Omo(6)后浇带挡土墙回填时,墙根Im处要用木夯人工夯实,以免把墙挤歪;(7)回填土每层填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下步的铺土。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8)检验回填土的含水

5、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含水率高,采用晾晒或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率低,采用提前洒水湿润措施。6.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夯压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环刀法取样的数量应符合规定(肥曹长10m-20m取一点)。(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10)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表1—301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顶板标高+0-50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2表面平整

6、度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6.成品保护(1)施工时,应注意保护防水墙、防止碰撞。(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上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摊上层土。(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槽底有机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发现后及时纠正。(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

7、以润湿;回填土太湿,同样夯压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挖出换土重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