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与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汇编

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与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汇编

ID:4412129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与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汇编_第1页
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与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汇编_第2页
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与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汇编_第3页
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与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汇编_第4页
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与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与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与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汇编县级财政报账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各项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债资金及补贴资金的数额越来越大,这些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大都要求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这一制度的实行,有效的规范了资金的运作,减少了资金被挤占挪用、滞留缓拨、损失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髙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于是,一些部门在农业资金管理中开口闭口“县级财政报账制”,似乎“县级财政报账制”是一把“万能”的钥匙。但笔者在审计中,也发现县级财政报账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值得各相关部门关注。一、报销单据不合规。在审计中,我们发现很多报账材料中存在一些不合法、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单据。一是税务部门开具普通税务代开发票被大量用于报账。由于项目区大都是在农村地区,部分施工单位为农民自发组织,无法开具正式发票。稅务部门为方便这些组织的运作,可代为开具发票,但由于税务部门并不对这些工程项目实际支出进行检查,这样,便造成了实际项目支出被真实票据所掩盖。二是虚开票据。主要表现为部分施工单位为顺利报账,请关联单位虚开发票用于报账。二、虚假培训报账资料。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各级在安排农

3、业专项资金计划的同时,科技培训资金总量也不断提高。而在实际审计中,我们发现培训资金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如:报账材料中,虚假签名、虚假材料、虚假人员等情况比比皆是。三、拨出资金监管存在隐忧。当项目区在村组,村组作为项目建设单位时,按照县级财政报账制的规定,县财政在报账后,可直接将资金拨付至乡镇一级,而不是项目施工单位,由乡镇进行二次拨付。这样,在二次拨付过程中,资金脱离了县财政、项目管理等部门的有效监管,被乡镇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拨款滞后影响了工程进度。县级财政报账制规定资金拨付根据工程进度进行,但这样一来

4、,资金拨付相对于工程进度产生了滞后,这种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按时完工。虽然也有部分预拨资金,但由于项目开始阶段一般需购置大量工程材料,资金根本不敷使用,而后续又因为报账资料的不齐全等原因而造成拨款的滞后性。为充分发挥县级财政报账制制度作用,切实提高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笔者建议:一是着眼大局,多方位加强资金监管。县级财政报账制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有效的管理支农资金,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而行政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故不应将县级财政报账制作为支农资金的唯一有效手段来看待,应将

5、之放入整个行政系统中,与财政预决算管理、财政集中核算、村务公开、村账镇管、村民代表参与等制度相互结合,多方位加强资金监管。二是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资金补贴方式。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以项目效果为考核标准进行补贴的方式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资金补贴方式,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县级财政报账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将两者结合起来,严格项目管理、考核,将更有效的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效果和效益。三是建立全过程审计监督模式。应加强审计在支农项目的申报、审批、建设、考核以及资金的拨入、拨出和管理上的作用,建立全过程审计监督模式,对项目进行

6、动态跟踪检查,有效的监督项目的建设和资金的管理。县级财政支持农业交流材料建设现代农业,既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省管县财政体制实施后,县级财政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如何用活中央农村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举上下之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地方财政近年来财政支农工作的实际,谈谈县(市)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一、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建立投入增长机制(一)增加对“三农”的硬投入。资金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因此,县(市)

7、级财政应充分利用中央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农村政策,切实加大财政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直接投入力度,确保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投入比重高于上年。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稳定投入来源,决不搞“上进下退”和“上进下减”O要确保“硬”投入资金与惠农政策的高度统一,防止虚假预算和开空头支票。(二)完善支农惠农补贴政策。近年来,财政支农惠农补贴发放标准不断提高,发放数额逐年增加,发放范围不断扩大。县、乡财政应结合近年来财政支农惠农补贴实际发放情况

8、,不断总结发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发放办法,探讨发放方式,降低发放成本,确保支农惠农补贴资金安全、直接到达农民手中。(三)鼓励和引导社会投入。县(市)级财政应充分利用财政补贴、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激励性政策,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不断开辟新的农业和农村投入渠道。要利用财政投入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对农民、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以及社会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