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

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

ID:44121897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8

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_第1页
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_第2页
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_第3页
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_第4页
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座古诗教学的指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古诗教学指导研究(二)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边贸中心许永松2017.9.25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古诗素养,让小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利感染,使小学生在高尚情操的陶冶下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我们应当注重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深切体会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与意境美,享受徜徉古典文化中的无穷乐趣,让他们领略到生命的美好,感受人文艺术欣赏带来的愉悦。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依据古诗的特点和小学牛的认知规律及能力进行具体的教学呢?以下是几点粗浅看法。一、基于文本,指导学生加强学习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2、认真学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是学好古诗的关键。读书,不是因冏吞枣,一目十行,过目即忘。写东西,不能不经思索,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些都是不认真的态度。如果这样,一定学不好古诗。课堂教学活动中,马虎的风气是常有的,学生读错音,写错字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认真的态度,应该由教师负责,教师没有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中学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根

3、据学生心身发展的规律及语文学科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训练学生。此外,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读古诗千万不能马虎,要认真,要持之以恒积累,有了认真读和积累的习惯,然后再求读得精,悟得深。二、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定准学法。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每堂课“教与学”要有目标,有任务,注重学法指导,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阐明学习任务,让学生学有方向。进而米取:1、诵读法,就是把诗中所贮存着的能贯通古今的人生意蕴,情感通过读来表现,再现诗作的神韵,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牛■根据诗句

4、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像,进入诗的意境,想像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场面等等,品味深蕴其中的厚重情怀,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女口,孟郊的《游子吟》,我们诵读时脑海中应再现慈母缝衣的情景,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为将要出行的儿子缝着衣服的母亲,没有言语,没有眼泪,却有母伟大的母爱流溢出来。这情,这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常常拨动我们的心弦。这时再来读诗,情意自然出来了。2、程序指导法,即: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步骤学习教科书入选的内容。其教学流程(

5、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分步解读,品悟诗情—整体参读,体察诗韵)3、归类指导法,即:(1)根据古诗的题材归类为:讽刺诗、哲理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田园诗、山水诗等等;(2)根据各种“情景”归类为:春夏秋冬、山、水、月、风、花、草、柳、树、江、河、雨、雪、亲情、乡情等等;(3)根据格律归类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4)根据同-作者归类……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按照教科书入选的内容适时适当的拓展课外资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整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教学拓展、

6、整合课外资源时要注重其内化的联系,相辅相成;应主次适当。4、比较法,是对诗的意象、艺术技巧、风格、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或某一点进行比较,是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途径。例如:《泊船瓜洲》《游子吟》这两首古诗写成的朝代不同,内容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一种真挚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这首诗是诗人路过瓜洲的时候,怀念金陵故居而写的,诗中流露出诗人真挚的思乡、爱乡之情;《游子吟》这首古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有骨肉亲情的主活场景,揭示了伟大的母爱。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诗里表达的真挚情感,受到

7、思乡爱乡、孝敬母亲的人文教育。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多种课堂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相机让学生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敢于创新,追求更大的成功。三、重视信息收集和资料的处理与共享。课前、课上预习这一环节是重要而又常被学生忽略的一步,大部分教师课前不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授课时无针对性。依据上述情况,学生预习时教师应具体指导、引领学生收集信息,查询资料,师生间、生生间要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去思考,去设计解决方案,从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其做法: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

8、,查询所要学习的古诗的作者、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与作品有关的图文资料等文化知识。2、《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口语交际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课堂上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谈谈自己自觉收集信息的感受和加工处理信息的意见,与同学共享;教师也拿出一份自己的处理意见,让学生从中比较,取长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