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律对秦律的继承和发展

论汉律对秦律的继承和发展

ID:44122663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论汉律对秦律的继承和发展_第1页
论汉律对秦律的继承和发展_第2页
论汉律对秦律的继承和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汉律对秦律的继承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汉律对秦律的继承和发展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一直重视,,法治,,的思想,鼓吹“严刑峻法,轻罪重罚”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初并天下,秦始皇便将原秦国的法制推广到全国各地,并采取种种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法制。秦始皇的一系列措施既将法家的”法治〕思想充分应用到实践当中,也使其走向了极端。统治者通过制定严酷的法律来镇压广大底层民众,在秦律严刑峻法的高压下,人民不堪重负最终奋起反抗,这也是秦国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元前207年,秦朝的残暴统治在农民大起义中覆灭。经过四五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建国号汗,史称西汉。汉初由于秦朝的苛政和连年

2、战争,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百业荒废。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吸取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法制的指导思想以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之以法家的法治思想。提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所以“道莫大于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反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是“轻徭薄赋”、“约法省刑”。汉初推行无为而治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岀现了繁荣局面。汉朝法制指导思想在汉武帝以后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消极无为的思想已经不再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这一吋期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辅,'。这种思想

3、在汉朝的法律制度里有明显表现,如“亲亲得相首匿”“女徒顾山”等制度。这是汉律对秦律的一大发展,这种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便成为武帝以后汉朝法制的指导思想,为汉朝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伟大王朝奠定了法制基础。秦代的法律形式比过去更加多样化,主要有律、令、式、法律文告以及程、课、廷行事等。秦代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除了刑事法规是其主体外,还包括民事、经济、行政、诉讼和军事等各个法律部门,内容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财政货币、徭役赋税、军爵赏赐、官吏任免以及什伍组织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汉代法律形式为律、令科、比。秦代的廷行事大约可以视为汉代“比”或“决事比”的渊源。秦代的主要罪名有(1)危

4、害皇权罪(2)侵犯财产和人身罪(3)渎职罪(4)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5)破坏婚姻家庭秩序罪。汉代刑法中的罪名也多沿秦制,但随后又规定了许多新的罪名。如群饮酒罪等。在刑罚方面秦代刑罚主要包括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经济刑、株连刑八人类。汉初沿用秦代的肉刑制度,如墨、刖、宫等。汉代死刑刑名亦多沿秦制,如族刑、腰斩、弃市等皆继续使用。但“殊死”这一罪名唯汉代才有,用以处决死刑犯人。此外,罚金、徒边等刑名,也都沿用秦代或前代的制度。至于司法制度方面,秦代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一方面表现为皇帝有权直接审判案件,史载秦始皇

5、“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另一方面表现为秦王朝建立了一套在皇帝控制下的司法机关体系,皇帝对一切重大案件的判决拥有最后决定权。秦代的中央司法机关主要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廷尉。地方司法机关分郡、县两级,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合二为一。两汉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比较完备的司法机构。在中央廷尉是最高司法机关,其长官也叫廷尉,掌管全国刑狱。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是监察机关的长官,但也可以参与重大案件的审判。地方司法机关基本上是郡、县两级。另外汉代县以下设乡,乡设三老。在监察制度方面,秦以创立御史监察之制,在中央以御史府为官署,以御史大夫为长官,对地方则派监察御史。不过秦代的御史

6、监察之制尚处于初创阶段。汉代的监察制度,最初沿用秦制,后来不断调整,建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监察系统。汉代设御史大夫寺,为最高监察机关。地方则设司隶校尉和州(部)刺史,作为监察机关。汉代在继承秦代法律制度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的法制体系。汉律的发展,充分考虑了社会背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耍求,有力地维护了封建统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