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

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

ID:44122674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_第1页
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_第2页
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_第3页
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_第4页
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边疆政策是一个政权人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丿力代统治者都予以高度重视。一般來讲,国富民强的时候,边疆政策往往具冇很强的开拓性,如秦汉、隋唐、元、清训早期;国力衰弱的时候,则农现出明显的消极保守特征,如东晋、南朝、两宋、晚清。曹魏边疆政策具冇一左的独特性,它既不属于开拓型,也不属于消极保守类型,而是一方而积极经略,另一方而乂表现岀求静求稳的倾向。这在曹魏统一北方边据地区的策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求静求稳方针通常被视为消极保守而易

2、于遭到否定。一味的求静求稳,往往导致边疆动乱、分裂乃至政权的灭广,北宋即是一个典型例证。但曹魏边疆政策中的求静求稳倾向冇其独特的一而,它并不是消极地求静求稳,息事宁人,而是以积极发展自身实力为前提,以最终完成统一、巩固边鴉统治为FI标,内中蕴涵了开拓进取的积极凶素。它是曹魏统治者根据自身实力、紧密结合形势作岀的英明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关于曹魏边疆政策的论述虽不少见,但对其独特性的一而却未予充分的注童。本文探讨曹魏统一北方边卿地区策略中求静求稳倾向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和丿丿j史意义,旨在加深对曹论曹

3、魏统一北方边跚地区的策略边疆政策是一个政权人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予以高度重视。一般来讲,国富民强的时候,边疆政策往往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如秦汉、隋唐、元、清朝早期;国力衰弱的时候,则表现出明显的消极保守特征,如东晋、南朝、两宋、晚清。曹魏边疆政策具冇一处的独特性,它既不属丁开拓型,也不属丁消极保守类型,而是一方面积极经略,另一方而又表现出求静求稳的倾向。这在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屮体现得尤为明显。求静求稳方针通常被视为消极保守而易于遭到否定。一味的求静求稳,往往导

4、致边疆动乱、分裂乃至政权的灭亡,北宋即是一个典型例证。但曹魏边疆政策屮的求静求稳倾向有其独特的一谢,它并不是消极地求静求稳,息事宁人,而是以积极发展口身实力为前提,以最终完成统-、巩固边強统治为FI标,内中蕴涵了开拓进取的积极因索。它是曹魏统治者根据自身实力、紧密结合形势作岀的英明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关于曹魏边疆政策的论述虽不少见,但对其独特性的一而却未予充分的注童。本文探讨曹魏统一北方边卿地区策略中求静求稳倾向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和丿力史意义,旨在加深对曹夷,内修战射”,(注:《三国志》卷二十二

5、《魏书•卫臻传》。)实力强大,统治稳固,而曹魏由于各种原因,财政紧张,“百姓疲劳”。(注:《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卫臻传》。)这种实力的对比,决世了消灭公孙氏割据势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耍慎之又慎。通过全面权衡,曹魏政权采取了维持现状,静观时变,先抚后剿的策略。《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载,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大破蹋顿,残余势力逃奔公孙康,部下劝曹操乘机征讨公孙氏,曹操否决了这个建议。终曹操、曹丕之世,曹魏都没有对公孙氏采取军事行动,并且继续给予公孙氏种种封号。建安十二年(207年),封

6、公孙康为襄平侯,拜左将军;黄初元年(220年),拜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追赐公孙康为大司马。(注:《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魏明帝即位后,思想上有些浮躁,在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对公孙氏有过一•次冒失的军事行动。《三国志》卷十四《魏书•蒋济传》注引司马彪《战略》H:“太和六年(232年),明帝遣平州刺史田豫乘海渡,幽州刺史王雄陆道,并攻辽东。”谋臣蒋济结合形势,进行谏阻说:“凡非相吞Z国,不侵叛Z臣,不宜轻伐。伐Z而不制,是驱使为贼。……今海表Z地,累世委质,岁选考计,不乏职贡。……倘不

7、如意,是为结怨失信也。”蒋济的谏阻实际是维护曹操以來曹魏政权对公孙氏的基木方针。然而他的建议没被采纳。结果是III豫等“无成而返”。这表明対公孙氏采取维持现状、静观时变的策略是明智乃至必要的。山豫等出征失败的教训,使错误很快得到纠正。《三国志》卷二《魏书・明帝纪》载,青龙元年(233年),即田豫无功而返的第二年,“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张弥、许晏首”,明帝“以渊为大司马,乐浪公”,对公孙氏进行抚慰。此后,明帝虽然于青龙年间(233年至236年)喑屮积极筹划征讨辽东,却一肓按兵不动,静观时变。景初元年(237年)

8、,孙权遣使到高句丽,欲联合袭击辽东(注:《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辽东有被孙权所逼夺的危机。而口不久公孙渊即公开反叛,自立为王。形势变化,彻底解决公孙氏割据势力的时机终于成熟了。这时,明帝才命毋丘俭、司马懿等人将先后两次出兵攻讨公孙氏,平定这股存在了多年的割据势力。历史证明,曹魏对公孙氏采取静观时变、先抚后剿的策略是英明Z举。止是由于多年來对公孙氏采取了静观时变、先抚后剿、求静求稳方针,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