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管理

论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管理

ID:44122867

大小:9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论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管理_第1页
论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管理_第2页
论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管理_第3页
论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管理_第4页
论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管理供应链的概念是1980年提出的,其定义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供应链管理则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其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方法来管理始于原材料供应商,经由工厂和仓库,止于最终顾客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重点落在企业每天进行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核心活动上。其目标在于通过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获得以成本、吋间、效率、柔性等的最佳效果。可见,作为供应

2、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利方法不同,物流管理不再是传统的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的问题,而要求具冇和生产制造系统协调运作的能力。自然,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物资管理亦不同于传统的物资管理。一、传统的物资管理与供应链思想下的物资管理的特点比较1.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H前国有企业运转的是传统的物资管理(见图1一2)。在传统的物资管理系统屮,需求信息利供应信息都是逐级传递的。供应链上的任一个节点不易及时掌握其不相邻的节点的信息。需求一层一层地传递,为不致于影响生产,每一层都在各口的需求计划中加入一定虽的缓冲,这样造成缓冲不断放大,使

3、得需求越来越人,造成库存积压。如果出现非正常的因素干扰(如二级物资管理部门越权自购、车间以领代耗或因生产变化而变动需求计划),就会导至整个供应链需求信息的混乱、失真,常常是一方而库存不断增加或库存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当需求出现时无法满足。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纵向一体化的物流系统;(2)不稳定的供需关系,缺乏合作;(3)资金利用率低;(4)物流活动与信息传递不同步进行,信息通过逐级传递后,导致需求信息滞延和失真,R信息利用率低;(5)追求稳定和控制的集权式管理,而忽视对幣个物流活动过程的控制。附图{F31N143.BMP}图1-2传统的物资供应链2.

4、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企业物资系统大致应该被理解为如图1-3所示的模型附图{F31N144.BMP}图1-3供应链管理物资系统模式这里,我们把其称为横向一体化物资管理系统。该模型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物资系统模型相比,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了。各节点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很快掌握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压缩物流周期。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不是逐级传递,而是网络式传递,共享信息,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滞后、失真现象,这样,就冇利于我们对物资系统从幣体角度进行规划,消除不增加价值的过程和时间,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了物资系统的敏捷性。同时,也意味着要采用

5、新的管理方法利于段,利用第三方物资系统、代理运输和多种交货手段,降低库存压力,提高保供能力。可以认为,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是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部门)同步、协调运作,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供应链管理下物资管理的特点可概括可:(1)信息一共享;(2)过程一同步;(3)合作一互利;(4)交货一准时;(5)响应一敏捷;(6)服务一满意。二、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采购管理1.传统的采购模式如图2-1所示附图{F31N145.BMP}图2-1传统的采购业务原理传统采购的重点是采购成木及质戢的控制,特点是比较重视业务交往中对供应商

6、的价格比较。正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多方报价,从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供货方,而质量、交货期-•般是通过事后把关进行控制(如到货验收等)。归纳起來,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儿方面:(1)传统采购过程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聘弈过程,选择供应商在传统的采购活动中是一个首要任务。在工作中我们尽量保留各类信息(如年需求量、订货量、计划价、以往订货价等),以便从多个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订货方,否则就可能对采购不利。同样,供应商也在和其它的供应商竞争中隐瞒自己的信息以求获得订单。这样,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这就是非信息对称的博弈过程。(2)把到货入库验收作

7、为采购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事后把关工作。由于到货质量控制是事后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大。(3)价格是供需双方关注的焦点,而供需关系却是临时的或短期的不稳定合作关系,且竞争多于合作。由于缺乏信任、合作与协调,采购过程中供需双方扯皮的事情较多,增加了运作的不确定性。(4)响应使用单位的需求能力迟纯,供应询不关心也不能及时了解到采购部门的使用单位需求变化情况,可能造成采购部门在需求减少时库存增加,需求增加吋,出现供不应求。在实际工作中,釆购方与供应厂商签订的一些合同履约能力低,正是这种响应性差的另一种表现,采供双方都缺乏应付需求变化的能力。1.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模

8、式如图2-2所示附图{F31N146.BMP}图2-2订单驱动的采购业务原理(1)这是一个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