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作用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作用

ID:44130253

大小:270.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18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作用_第1页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作用_第2页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作用_第3页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作用_第4页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北京教育学院刘媛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年发展规律社会存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地理环境3、人口因素社会意识:1、社会意识形式2、社会心理。3、社会意识赖以发挥作用的各种设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规律列宁指出:“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水平”。这两个“归

2、结”和“划分”深刻说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把握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对于认识社会历史的重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到的重大推动作用,“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345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的变化发展是从生产力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开始的,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二者的矛盾始

3、终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合。不同形式的生产关系可以同时存在在同一国家中,而经济基础在一个国家中只能有一种。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都能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只有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经济基础才能表征一个社会的性质。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政治、法律、道德、

4、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在不同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149页“国家权力对于经济的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的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时期就要崩溃;后者它可以作制经济的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他规定另外的

5、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利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害,并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701页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运动发展进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贯穿于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只要社会存在,这两对矛盾就会起作用。人类社会正是在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下,经历了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6、、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和演变,并最终将在基本矛盾的推动下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阶级社会是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的。阶级和阶层中国社会阶层的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第一动力,科学技术革命主要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它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智能型

7、或科技人员日益成为劳动者的主体部分;智能型的机器日益成为劳动工具;渗透着高科技的再生型和扩张性资源正在成为主要的劳动对象;以信息技术、系统工程为手段的科学管理对生产力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粮食短缺等,这些“全球性问题”有待于人们很好地思考。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和阶斗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与个人相对应的

8、概念,从量上看是指社会的大多数;从质上看是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人民群众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进步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从广义上讲,人民群众应该包括杰出人物,而且杰出人物还是人民群众中的精华部分。但这里强调的人民群众主要是指广大劳动群众。英雄人物是指顺应历史潮流,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物。并非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是英雄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