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十四章肿瘤病人的护理

ID:44132922

大小:3.44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0-18

第十四章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十四章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十四章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十四章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十四章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肿瘤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 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护理教研室唐莹学习目标1、掌握传染病的概念、感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预防、隔离的方法、传染病的护理2、熟悉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常见症状与体征、主要护理诊断3、了解传染病的辅助检查。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定义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病原体衣原体衣原体衣原体支原体历史回顾14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鼠疫,死亡2000万人,占欧洲人口总数的1/4;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天

2、花,造成1.5亿人死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亚欧美三大洲流行的鼠疫,导致1000万以上的人死亡;1918年全世界大流行的流感,使4000万人死于非命。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取得辉煌成就★WHO1980年5月28日正式宣布全球消灭天花,这是人类通过预防接种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1988年WHO提出2005年12月31日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人的死因顺位发生了由传染病为主转向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等为主的重大变化。传染病的威胁并未消除WHO报道:★每年世界死亡人数5200万,其中1700万死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32.7%;

3、★在发展中国家,半数死因是由传染病导致的;★全球每小时约有1500人死于传染病,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旧的传染性疾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性病★其他:霍乱、炭疽新的传染病AIDSSARS禽流感一、感染过程的表现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感染的概念:影响感染表现的因素:病原体的致病力机体的免疫功能外界环境的干预★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隐性感染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病原体被清除健康携带者转归★显性感染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病原体被清除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或慢性携带者转归健康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病原

4、携带状态: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潜伏性感染:一般无病原体排出体外【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2、传播途径3、人群的易感性1、传染源: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的人和动物(1)病人(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染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1)空气、飞沫、尘埃(2)水、食物、苍蝇(3)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血液、体液接触)(间接接触传播:手、用具、玩具、土壤)(4)虫媒传播(5)垂直传播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

5、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度湿度地理环境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水平文化教育公共卫生措施劳动环境【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征】(一)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4、有感染后免疫(二)临床特点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1)潜伏期: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间。(2)前驱期:从起病致出现明显症状时为止的时期。常为非特异性表现。(3)症状明显期:特异性表现。(4)恢复期:复发、再燃、后遗症。2、临床分型:按临床过程的长短可分为

6、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型、典型型、重型、暴发型3、临床表现:发热、皮疹、全身乏力、头痛、关节痛等中毒症状肝脾淋巴结肿大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1、管理传染病人:2、管理接触者:3、管理病原携带者:4、管理动物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医学观察、留验、卫生处理,药物预防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和随访观察隔离、治疗或杀灭(二)切断传播途径3、疫源地消毒1、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加强饮食、水源及粪便的管理2、呼吸道传染病:注意居室卫生,保持空气流通;消灭

7、动物媒介(三)保护易感人群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2、增强特异性免疫力(1)人工主动免疫:(2)人工被动免疫:【隔离和消毒】1、严密隔离(黄色标志)2、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3、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4、接触隔离(橙色标志)5、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志)6、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绿色标志)7、结核菌隔离(灰色标志):8、保护性隔离:(一)隔离(二)消毒1、消毒的种类:(1)预防性消毒(2)随时消毒(3)终末消毒2、消毒方法(基础护理学有关内容)一、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1、发病

8、前的表现、诱因;2、发病后症状;3、流行病学资料1、血常规:2、尿常规:3、粪便常规:4、病原学检查:5、血生化检查6、免疫学检查:7、其他检查:x线、B超、cT、内镜、活体组织检查等1、评估处于病程的哪一阶段2、常见的症状与体征(1)发热:按热度高低可呈低热,中热,高热和超高热。按热型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马鞍热、消耗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