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

ID:44133998

大小:8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_第1页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_第2页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_第3页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_第4页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李云飞(渭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11级5班)摘要:声乐艺术是用人的声音来塑造音乐形象的,它的魅力在于用人的声音直接表达人性和真实的情感。在演唱中,通过演唱者自己的情感抒发和听众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产生情感的接触,以引起听众的共鸣。演唱中的艺术表现涵盖了技巧和艺术两个层面的表现,通过论述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的艺术表现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必须先要对故事有一个总体上的理解,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更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演唱者要对歌曲的内容、主题、语言、时代背景、乐句的划分、伴奏的织体、

2、力度、表情术语的变化进行仔细的研究,增强全面的艺术表现力,以取得比较完美的演唱效果。关键词:《多情的土地》;声乐作品;情感表现;演唱技巧;艺术特征一、《多情的土地》时代背景歌曲《多情的土地》是由词作家任志平和曲作家施光南一起创作的代表作品。《多情的土地》是一首表现热爱祖国乡土的声乐作品,它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特殊时期,对于新中国来说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带给全国人民的是日新月异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很多新鲜的事物都出现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声乐作品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歌曲的题材和形式都有了一定的

3、改变,不会再被戴上“修正主义”、“靡靡之音”之类的帽子了,很多的艺术都开始跟随西方流行音乐的思潮。但是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却创作了很多描述人们生产生活的作品,并没有被西方的音乐思潮影响。在那个时期,外来文化的侵占也使得人们非常向往国外的生活,都觉得去国外能够很好的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任志平作为一个热爱着这片土地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写下了作品《多情的土地》的歌词,并很快找到了施光南先生,在第一次出国的热潮中,施光南也深深地感觉到大量人才流向海外的沉痛,然而这首歌词给力施光南灵感。歌曲《多情的土地》主要描绘祖国的大好山河,歌词也

4、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大好山河的喜爱,还有对祖国养育的感激以及对祖国美好明天的企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也给我讲了更多的要注意作品中的弱起和歌曲情感的掌握。二、《多情的土地》创作特点7这首作品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舒缓悠扬,注重抒情和比较细腻的强弱变化。曲作家对祖国、家乡和土地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这是一种丰富而深远的感情,同时也是抽象、无形的。在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中,歌词的选择饱含深情,细致到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土地、树木、小路、鸟语花香、泥土、洋槐等等,让感情有了最实际的依托。1.作品的歌词内容和结构这首作品的歌词以第一人称来抒发感情,表达了

5、作者对祖国和家乡土地的深深地热爱,以及作者对祖国未来的希望。歌词共三个段落,第一段歌词和第二段歌词的开头是一样的,都是用“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直抒胸臆。第一段旨在描绘祖国的河山,表现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而第二段就着重表现这片土地养育了自己,表达了自己对这片热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尾声部分与开头相辅相承,突出了“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的主题。从歌词的音乐结构来看,整首曲子分为两个段落和一个尾声,每一个段落又都以“啊”为中心点分为上下两个片段。歌词的上片分为四句,每一句又分上下半句。上下片之间通过“啊”进行完美的连接

6、,下片只有一个句子,分为上下两个半句。尾声部分由四个句子构成。歌词具体的段落和句落结构的划分如下:上半句下半句上片第一句第一段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第二段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第二句第一段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第二段我时时都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第三句第一段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第二段我天天都接受着你的疼爱情意第四句第一段我怎能离开这河叉山脊这河叉山脊第二段我轻轻走过这山路小溪这山路小溪连接啊……啊……下片第一句第一段我拥抱村口的百岁洋槐仿佛拥抱妈妈的身躯第二段我捧起黝黑的家乡泥土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尾声第一句我深深地爱着

7、你这片多情的土地多情的土地土地土地……歌词的节奏上重点采用了三连音和切分音,把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表现的淋漓尽致,三连音也是歌曲的一大特点,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依恋和不舍。这首歌曲的学习要求我们熟练的把握三连音以及带装饰的切分音。72.作品的曲式和旋律的结构分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的曲式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歌曲主体部分和从属部分音乐材料和调式、调性高度集中,形象统一。前奏部分的音乐材料基本采用了主体部分的第三个乐句。第一乐段(呈示段):主题的音乐形象舒展、深情,如歌如诉,曲作者采用了平行乐句的创作手法,并开放性结束第一乐段。第二乐段:曲作者

8、采用了对比和展开的手法,既加入了新的材料,又有主题材料的分裂,使音乐形象既统一,又不简单重复。曲式结构如下:一级曲式结构前奏乐段间奏尾声起止小节数1—1314—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