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级中学物理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归纳

沪科版初级中学物理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归纳

ID:44141578

大小:83.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9

沪科版初级中学物理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归纳_第1页
沪科版初级中学物理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归纳_第2页
沪科版初级中学物理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归纳_第3页
沪科版初级中学物理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归纳_第4页
沪科版初级中学物理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科版初级中学物理知识材料点学习总结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它们关系是:  1km=10

2、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

3、毫升做单位,1ml=1cm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7

4、.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2.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1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线运动。14.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

5、,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第三章声的世界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声源振动的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

6、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第四章多彩的光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6.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

7、定律。 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9.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0.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1.凸透镜:中间厚边

8、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2.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