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畅谈生活巨变 见证六安发展 历程

共和国同龄人畅谈生活巨变 见证六安发展 历程

ID:44143031

大小:69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9

共和国同龄人畅谈生活巨变 见证六安发展 历程_第1页
共和国同龄人畅谈生活巨变 见证六安发展 历程_第2页
共和国同龄人畅谈生活巨变 见证六安发展 历程_第3页
共和国同龄人畅谈生活巨变 见证六安发展 历程_第4页
共和国同龄人畅谈生活巨变 见证六安发展 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和国同龄人畅谈生活巨变 见证六安发展 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共和国同龄人畅谈生活巨变见证六安发展历程编者按: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出生的人被称为“共和国同龄人”,他们与新中国一同诞生、一起成长、一起见证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一些共和国同龄人,听他们讲述65年以来身边的生活变化,感受他们与六安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   李如贤:城市大变样  “这是我老爸,以前是个勤勤恳恳的老工人,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帮我带孩子。”被女儿李丹丹这样介绍的时候,李如贤眼里充满了笑意。  “小时候的生活只能用吃不饱、穿不暖来形容。11岁才开始念书,后来断断续续上到初中。长到20岁

2、左右的时候,我只有90斤重。”李如贤回忆起幼年时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贫困。   李如贤在六安生活了将近40多年,自认也是一个“老六安”了。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他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自从2006年去外地做机械修理工,大约有七八年时间没在六安长住过了。今年2月份,他回到六安,发现原来熟悉的城市变了样。“你看现在,从南门(塔)到北门(塔),几条大的环城路,到处都四通八达,跟以前一点都不一样了。”说起城市变化,李贤如感触很深。   伴随城市变化的同时,是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女儿小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挤在16平米的小房子里。如今住在宽敞

3、明亮的住宅小区内,生活很方便。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李如贤买了一辆自行车,至今,他还记得邻居朋友们羡慕的神情。而现在,大街小巷都是各种汽车。就在不久前,他给女儿也买了一辆小轿车。  “以前觉得电话、空调、手机这些东西想都不敢想,现在都有了,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对于目前的生活现状,李如贤觉得非常满意。   胡远兰:恬淡生活简单幸福   1949年元月份出生的胡远兰是个土生土长的六安人,退休前在六安针织厂工作。她是采访中最淡定的一位。这么说,是因为无论回忆过去还是感受现在,她都觉得非常幸福。   1966年,年仅18岁的胡远兰结婚

4、了。新房是一间草房,也没举办婚礼。胡远兰记得很清楚,那天晚上,厂里的人在家里吃过晚饭后,都来新房庆祝婚礼。那时没有婚宴,自然也不存在份子钱。处的好的小姐妹有的送了一把镜子,有的送了脸盆、毛主席纪念章。这些东西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都是极其珍贵的礼物。让胡远兰印象深刻的是,婚后过了几天才知道,原来结婚时用的枕头、被子、蚊帐都是借来的,还得还回去。说起这些,胡远兰并没有丝毫感伤的神色,有的只是回忆久远往事时的温馨之感。   如今,生活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物质生活变得充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胡远兰的孙辈都已上

5、了大学,所以她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闲暇时,她在市老年大学学习黄梅戏、庐剧,生活既充实又丰富多彩。   黄炳芝:就业观念在改变   笑容满面、喜气洋洋,加上一头时尚的自然卷,如此的精神面貌,完全让人看不出眼前这位老人,竟然是新中国的同龄人。1949年6月出生的黄炳芝也曾有过一段艰难的日子,一人拉扯着三个孩子长大,不过现在,“该享福了。”黄炳芝笑着说。   谈及自己生活中的变化,触动最大是如今的年轻人在就业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树挪死、人挪活,勇于追求更高的挑战,才会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这一点上,她的大女儿给她上了一堂生动

6、的“实践课”。“当时我的思想一时转变不过来,觉得抱着个铁饭碗,不就该知足了嘛。”黄炳芝说。不过,大女儿却选择了辞职,前往千里之外的广州追寻梦想。“我还是老眼光,觉得大女儿怎么也不能把正式工给辞了啊。”黄炳芝说。   不过,大女儿随后的经历,如同给了黄炳芝一双“千里眼”,让这位共和国同龄人看到了改革开放给沿海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在那里,她的大女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一家外企立足,并在当地成家立业。“确实不一样了,只要有知识、有文化,出去不愁没机会。”黄炳芝笑着说。   徐晓芳:“老青年”越活越年轻   说起徐晓芳,她可是老年大学学

7、员们心目中的“明星”,刚下课,听说记者来采访,学员们七嘴八舌地推荐起了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过去的老年人,生活很单调,但是你看看,我们这群老年人,哪一个脸上不是喜笑颜开?”徐晓芳笑着说。   平日里,带着这群“老青年”们学习庐剧演唱的徐晓芳与共和国同龄,在她看来,变化就体现在老年人们的退休生活中。“如果放在过去,上了年纪的老人,不是在家带孙子,就是依然还在为生活操劳,生活一成不变。”徐晓芳说,“可是现在,老人们都走出家门,寻求自己的生活方式。”   徐晓芳觉得,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富裕起来,生活品质的提高,也让老

8、年人追求自我身心愉悦有了更多保障。“物质生活丰富了,不需要为家庭操劳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了。”徐晓芳认为,这与国家、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如今,老人们不是唱就是跳,感觉自己非常充实,身心愉悦,有种越活越年轻的感觉。”   郑新华:家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