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财务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ID:44144032

大小:2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财务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1页
财务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2页
财务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3页
财务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4页
财务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财务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伴随着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财务危机意识已深入人心,并得到高度重视。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逐渐成长,发挥着融通社会资本、引导资金流向的重要作用。但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决定银行经营资产质量水平的高低。贷款本息无法按时收回,直接威胁到银行的正常经营。因此,当借款人申请发现贷款时,如何根据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及其它重要非财务信息,判断借款人的偿本付息能力对于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格外重要。一、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回顾1•信贷配给理论。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当信贷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时,只有一部分

2、贷款申请被接受,而另外一部分的申请不能或部分满足。Roosa(1951)首次提出“信贷可获得性”,随后学术界关于信贷的研究逐步深入oFreimer与Gordon(1965)从银行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和银企关系等方向探索信贷配给的因素。进入20世纪70年代,信贷配给理论逐步成熟完善。基于隐性合同与信息不对称理论,新凯恩斯经济学家对信贷配给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Fried与Howitt(1980)通过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签订隐性合同,在降低信贷风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将来不确定的交易量、交易价格等“隐性合约”获取利益。Bester等人(

3、1985)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不完全信息理论运用到信贷配给中,建立了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该模型认为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存在是产生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银行站在“理性经济人”角度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通过非价格手段对利率进行调控以实现银企之间的相互激励,来消除作为信贷风险根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将信贷配给理论发展、模型与实证研究信贷配给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代理理论。当银行发放贷款给企业后,银行成为企业的债权人,同其它股东和债权人一样,银行和企业之间也存在代理关系。jensen与meck-ling(1976)将"代理关系"定义

4、为当一位或一位以上的委托者雇佣并授权另一位代理人代替其行使某些特定的行为,彼此之间有默契关系存在。代理理论存在以下的假设前提:第一,委托人和代理人有着自己不同的目标和评价体系,因而在制定方针和战略时会产生显著性差异;第二,委托人不能亲自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第三,委托人的风险偏好高于代理人;第四,委托人取得信息要付出代价,需要通过各种信息手段监督代理人的行为。3.文献回顾。Collin(1981)考察了石油公司的还款能力,结果发现债务权益比率和私有债务占总债务这两项指标能较为准确地评估。胡奕明和周伟(2006)分别对上市公司

5、抵押、担保、信用三种类型的贷款进行分析,发现贷款数量与企业财务指标存在一定联系,但显著性不是很高;与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例如审计意见、最终控股股东性质)存在较强相关性。同时,研究还发现三种类型的贷款对于指标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卢闯等(2010)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所获的贷款利率越高,且这一现象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明显。刘浩(2010)发现会计信息质量较高的企业更容易得到银行发放的信用贷款,但股权性质这一要素会削弱会计信息质量的显著性。魏锋和罗竹凤(2011)对中国中小企业贷款与政治背景进行研究,发现董事会具有政治

6、背景的现象普遍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有政治背景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信用借款,且贷款期限更长;没有政治背景的企业更多选择抵押借款和担保借款。二、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因素的理论1.信贷风险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原则。银行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各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银行作为潜在债权的信贷风险。因此,银行应结合目标企业自身的特点,遵循以下原则构建风险评价体系:①能够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②能够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③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④能够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⑤充分参考与企业信贷相关的非财务信息;⑥易于

7、获取和计算的指标。2•信贷影响因素的财务信息。①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是商业银行在信贷发放时最看重的指标。②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反映了资产周转效率,资产的营运能力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保障,因而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时对其十分关注。③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只有维持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才能保障企业稳定的偿债能力,进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控制信贷风险。④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作为企业的潜在能力,是商业银行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前景的重要评估依据。3•信贷影响因素的非财务信息。最终控股股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

8、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因而在企业申请信用贷款时,银行势必会考虑最终控股股东的情况。当最终控股股东具有国有股东的性质时,很可能存在政策倾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