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广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路广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ID:44148875

大小:50.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路广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_第1页
路广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_第2页
路广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_第3页
路广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路广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路广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导致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为主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中医“痞满”、“胃猊痛”、“胃痞”等范畴。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表明CAG已成为受医学界重视的一个疑难杂证。临床上以中医治疗CAG,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而且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表明CAG病变能够逆转。路广晁主任医师是山东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消化道疾病临床与研究30余年,善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注重辨证和辨病、宏观和微观辨证相结合,治法简明,用药平和轻灵,疗效显著,其在运用纯

2、中药辨证治疗CAG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所学路师辨治CAG的经验介绍如下。1气阴两虚是始动病机脾胃同居中焦,依膜相连,互为表里,脾为阴脏,性喜温燥而恶湿,以阳气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胃为阳腑,性喜柔润而恶燥,赖阴液滋养,胃阴足则受纳腐熟。故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临证指南医案》)气之与阴,是脾胃功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脾胃之气赖脾胃之阴以生,脾胃之阴赖脾胃之气以化,气阴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正常的纳化升降功能。从CAG患者病史分析中发现,绝大部分CAG患者素体气阴两虚,加之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致使胃气

3、受损;过食辛辣香燥之品,化热伤津,导致胃阴不足,日久气阴两虚;长期情志忧郁不畅或恼怒,可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热,耗气伤阴;劳倦过度,中气受损,不能为胃行其阴津,遂成气阴两虚。此外,自然环境的变迁如气温有逐年升高趋势,热可伤阴,复而耗气,最终形成脾胃气阴两虚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胃舵隐痛、痞满不舒、口干咽燥、倦怠乏力、食少便澹、舌暗淡、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等。2阳虚血瘀为变动病机气阴亏虚日久,气虚及阳或阴损及阳;外寒直中或饮食过用寒凉,损伤脾阳,虚寒内生,而出现脾胃虚寒症状。症见胃胱隐痛,得温则减,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舵痞纳呆,乏力,怕食生冷,四肢不温,大便稀澹等。CA

4、G病程迁延不愈,气阴两虚或脾胃阳虚,在此基础上,气虚鼓动无力,血行迟缓,气虚血瘀;阴液亏虚,不足以载血,血脉不充,血行不畅,阴虚血瘀;脾胃阳虚,阴寒内生,血行涩滞,寒凝血瘀。正所谓“初病在气,久病入血,以经脉主气,络脉主血也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环之脉自痹”(《临证指南医案》)。临床表现为胃舵刺痛或钝痛不休、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形疲乏力、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沉细涩等。3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治疗枢要针对本病气阴两虚、血瘀的基本病机,路老师提出本病的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原则。盖气虚不能温运,阴虚不能滋养。CAG发生与转归,无不与脾胃之气阴有关。叶天士指出

5、:“胃为阳土,宜凉宜润”,故益气养阴以治其本。气阴亏虚日久,气虚及阳或阴损及阳,气虚血瘀或寒凝成阳虚血瘀之证,则当于益气养阴之剂中配温阳、活血通络之品,温运气血,活血通络,瘀祛新生,则气血充,胃腑得其濡养,为治标之法。如此标本兼顾,胃腑得其所养,则纳腐熟功能正白,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胃壁蠕动减弱,治以健脾益气,以党参、黄英、甘草、茯苓、白术等为主;如黏膜光滑,变薄变脆,颜色以红为主,分泌物少,治以养阴益W,常,则诸症消。同时,寒凝则气滞,行气之药不可少。路老师以叶氏养胃汤为主,合丹参饮加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品皆可兼顾。若胃寒痛甚加山奈、草拨、川椒、白芷;便澹加慧

6、改仁、莲子肉、炒山药、白扁豆;消化不良者加炒谷麦芽、鸡内金;皖腹胀满者加砂仁、炒莱號子、大腹皮。薄、苍同时还可参照胃镜下黏膜的表现进行微观辨证,如黏膜变以太子参、生地黄、麦冬、石斛、枸杞子、知母等滋阴之品为主;若见到胃镜下黏膜暗红、水肿,或黏膜粗糙不平,有结节隆起呈颗粒状或鹅卵石样,或有瘀点瘀斑、幽门变形、瘢痕形成等,治以活血化瘀,加用丹参、川苇、莪术、三七等;若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酌加莪术、白花蛇舌草、慧改仁等以达清热解毒、活血消癥之目的,并尚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利于癌前病变的恢复。临证时,必须把握气阴亏虚这一根本病机,同时明辨阳虚与血瘀及其他兼证

7、的轻重主次,随证加减;有杂和之病,要用杂和之方,并需时时注意证型的转变,做到方随证转,不可拘泥。4病案举例患者,男,56岁,2007年8月27日初诊。胃皖隐痛、痞闷感2年余,喜温喜按,绵绵不休,伴腹胀、暧气,患者形瘦声低,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口干,纳少,睡眠尚可,大便调,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涩。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中医诊断:痞满,属气阴亏虚血瘀证。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处方:太子参30g,白芍30g,石斛15g,枸杞子15g,麦冬15g知母20g,丹参20g,檀香10g,砂仁10g,莪术9g,白花蛇舌草24g,当归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