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2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2

ID:44149399

大小:4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2_第1页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2_第2页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2_第3页
资源描述: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作者及工作单位周建虎平山县教育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设计立足在物理走向生活、生活走向物理的思路上。在复习上节课基本概念(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出发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枳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状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彖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物理。☆教材分析“平團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

2、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平而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彗彗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己经掌握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基本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成像现彖成像原理渴求欲强烈。像的虚实学生己经比较熟悉。学生认知障碍点在为什么虚的东西可以看到。☆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

3、现象。(4)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5)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屮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2、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原理3、探究结果展示4、师生总结平面镜成像原理。5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1、光的发射复习:出示幻灯片展示2、安排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原理。3、学习小组展示口己的成果,供大家讨论。4、在学生争论的某础

4、上不断完善成像规律。5、提出问题:今天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血(能力、知识等)收获最大?在探究中你是怎样进行的呢?1、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内容的回忆。2、学生探究过程出现种种疑问,关键是如何找成像光路图。3、实像虚像的争论会很激烈。4、对成像规律会冇疑问,实验演示完了后补充说明误差产生的原因。1、引入新课:平而镜成像2、通过探究找到平而镜成像原理棊本规律。3、让学生明白像的虚实的原理。4、误差分析能力的培养。5、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方法的总结能力。☆板书设计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物和像左右对调平面镜所

5、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小结平面镜成像规律☆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思维积极评价积极思考善于勇于提出问题实验设计评价依照要求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法设计自己的实验器材装配实验操作可行性评价实验设计简单易行踊跃发言评价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参与性强积极参与评价☆教学反思-~《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屮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屮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

6、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白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血镜和凹血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本课主要围绕科学家在科学探究时从问题一实验一问题一实验一结论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本课不足Z处1.对基础

7、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可是由于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另外在课堂上时间有限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是小班制授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2.对于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3.在得出实验结论后,我又试着问同学除了刚才的实验结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猜想。此时学生普遍提不出问题,表现为思维短路。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衡量一个人有无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很多学生习惯于老师的包办代替,他只是一名听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的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8、的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问题走出课堂,不能把学生培养成被动的、吸收知识的驯服的工具。本课成功之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和课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内容掌握的述是比较好的。在基础知识方面,大家都能对实验的过程有很好的理解,对于实验的目的也非常清楚,能够很好的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