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内容标准

ID:44160152

大小:1.27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19

课程内容标准_第1页
课程内容标准_第2页
课程内容标准_第3页
课程内容标准_第4页
课程内容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内容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内容标准】1、知道《神曲》。2、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说出《最后的晚餐》的艺术风格。3、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4、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中世纪(封建社会)近代社会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人性扼杀者是谁?它是如何扼杀人性的呢?预习检测材料一:中世纪教会土地的数量,约占西欧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经济)回顾历史材料二:教会宣称:“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所以教皇有权废除国王;(政治)材料三:教会开列

2、禁书目录,禁止人们阅读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僧侣将羊皮纸手稿上的古典作品原文刮掉,用来抄写圣经故事。教会还下令焚毁藏书丰富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摧毁古代雕塑、建筑和文物。(思想)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谁向人性扼杀者宣战?1、时间:2、地点:3、代表人物及作品:14-17世纪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西欧(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主要代表及其作品但丁:《神曲》1、诗歌:但丁咒骂教皇尼古拉三世:让你留在这里(地狱)吧,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

3、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天主教会及封建统治但丁抨击了什么?“就人完成的业绩而言,人的高贵超过了天神。”赞美了人的价值。又赞美了什么?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评但丁《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2、绘画中世纪时期作品圣母像《蒙娜丽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风格:对人物表情心理刻画入木三分3、戏剧: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追

4、求个性解放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倡思想自由人文主义归纳:文艺复兴的文学作品与绘画艺术的共同点是什么?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复兴”的旗号是什么?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作用:打破了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了人的作用;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文艺复兴”运动课堂练习1、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是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哥白尼A2、“就人完成的业绩而言,人的高贵超过了天神。”这句话体现了什么?A、基督精神B、儒家思想C、人文主义D、佛教精

5、神3、发生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面貌,它的实质是A.古代希腊文化的复兴B.古代罗马文化的复兴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新教反对教皇的运动4、达·芬奇在绘画中擅长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充分体现出他的A.人文主义精神B.理性追求C.自由主义主张D.“天人合一”的理念思考:为什么14世纪之后会出现这些新思想?城市如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恩格斯议一议: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中古西欧社会的统治思想——天主教神学宣扬:宇宙是上帝创造的,上帝主宰一切。人是卑微渺小,是上帝的奴仆,没有

6、人格,没有地位,应该忍耐、顺从。宣扬原罪论和禁欲主义,人类天生有罪,世代都要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不要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宣传蒙味主义,说只有上帝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启示是真理的源泉,人除了学习《圣经》和接受教会的说教之外,不该自己去学习,也找不出真理。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人文主义主张西欧中世纪封建神学主张以人为中心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力量、价值强调神的至高无尚的主宰地位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神性,反对人性提倡创造,享受生活,追求现实幸福,反对禁欲提倡禁绝现世生活的欲望,主张追求来世的幸

7、福人文主义与封建神学的不同崇尚科学知识提倡愚味无知,不学无术议一议当时欧洲人认为自然界是没有思想、意思和感情的,而人类是万物的灵长。今天人类在这方面的认识有什么变化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的提高,从过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这种至尊地位的信念发展到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利的认识。人类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不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战胜与被战胜拉关系,而是一种乎等相处、和谐交融、共同发展的关系。文艺复兴议一议:“神秘微笑的”含义是什么?由于中世纪欧洲长期处在封建制度与教会的统治

8、下,画作中的人物形象都比较生硬呆板,缺乏真实人性的感情,而达芬奇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蒙娜丽莎以和悦的眼神看透世界,以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了人性的光辉。文艺复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