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欺诈的防范途径(共5150字)

车险欺诈的防范途径(共5150字)

ID:44161302

大小:2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9

车险欺诈的防范途径(共5150字)_第1页
车险欺诈的防范途径(共5150字)_第2页
车险欺诈的防范途径(共5150字)_第3页
车险欺诈的防范途径(共5150字)_第4页
车险欺诈的防范途径(共5150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险欺诈的防范途径(共5150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车险欺诈的防范途径(共5150字)本文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车险投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国车险保费收入稳步增长,但与此同时,车险欺诈也随之而来,车险赔付率在直线上升,每年欺诈性索赔金额就占理赔总额的1/3左右。车险骗赔案件呈现数量增多、案值增大、手法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严重危害了保险公司汽车保险的健康发展。一、汽车保险欺诈的类型总结目前我国汽车保险欺诈的案例,根据欺诈的主体不同,将汽车保险欺诈分为两种类型:1.车主私人骗赔。车主私人骗赔主要包括:①重复索赔。包括一次事故向一个保险人和向多个保险人多次索赔。②事后投保,即出险后投保。③一保多用。汽车租

2、赁公司一辆车投保,同时复制多块同样牌照,在发生保险事故时能够保证多车受用,从而达到骗保的目的。④移花接木。一是套用保险车辆号牌,当未投保车辆出险后,将其换上已投保车辆号牌,再向交警部门和保险人报案;二是普通伤亡者冒充保险事故伤亡者;三是除外责任事故伪造成保险责任内的事故。⑤虚构事故。一是超额投保,主要表现在投保人以高于车辆实际价值的金额投保,以期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获取高于保险车辆实际价值的赔款。二是虚构事实,投保人伪造有关证明、死亡鉴定书,利用假医疗发票或假诊断证明书等向保险人索赔。更有甚者将保险车辆私下转卖后谎称被盗,诈取保险赔款。2.汽车维修单位

3、骗赔。车主在车辆发生损坏事故送到维修部门后,委托其维修部门代为向保险公司索赔修理费用。也就是所谓的“直赔”。汽车维修单位骗赔的情况主要有:①欺瞒车主,以次充好,轻伤变重伤。在车险实务中,有些修理厂却会趁车主不在场之机,故意制造“二次事故”,或用低档材料糊弄客户,以高档材料的价格向保险公司索赔,这样不同档次的材料费用差价被维修厂“吃掉”。②编造或故意制造事故,骗取赔偿。汽车修理兼营代理机构将正常保养或修理的汽车换上旧配件或在修理期间故意制造假交通事故,甚至故意损坏后向保险公司索要高额保险赔偿金。更有移花接木,更换牌照的骗赔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小

4、的汽车修理厂。③推脱责任。车主一旦不满意车辆的维修质量,修理部门不会说自身的修理有问题,而会说保险公司定损太低,矛盾还是集中在保险公司。而实际上,保险公司的定损价格标准本身就来源于维修市场。二、我国汽车保险欺诈的成因分析汽车保险欺诈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投保人自身素质问题、法律环境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但目前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自身经营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漏洞。1.保险公司在承保环节存在风险漏洞。长期以来,经营车辆保险的公司,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大都奉行“宽进严出”的市场运作原则,给部分保户留下了诸多“可乘之漏洞”O(1)对存有道德风险的车辆视而

5、不见。部分保户为骗取保险赔款,铤而走险,不择手段,挖空心思地变换花样,以达到骗赔目的。保险公司为业务发展的需要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无形之中纵容了道德风险的存在和蔓延。(2)不符合承保条件的车辆仍可按正常标准承保。例如,国家对各种型号车辆均规定有不同的报废标准,由于诸多因素,许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报废标准的车辆仍在运行,承保公司对此往往采取默认的态度予以承保。(3)业务人员行为草率,不验车承保。基层展业单位对验车承保重视多、落实少,对投保车辆根本不进行检查验车,片面轻信投保人的表述,而核保人员又无力顾及,造成诸多风险漏洞。通常表现为先岀险后投保或加保

6、,按事故类别,以单方事故最为严重;按险别加保车损险或提高车损险保额,增加盗抢险、火灾爆炸自燃险和玻璃单独破碎险为多。(4)部分车辆的“套费”现象严重。部分保户为了“节省”保险费,往往采取“套费”投保的行为,变相改变车辆使用性质,从而改变车辆条款适用类别。例如,人为将家庭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承保,营业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性质承保,造成保险公司不必要的损失。(5)核保关口把关不严。部分核保人员工作责任心和原则性不强,风险意识较低,凭感觉行事,不能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核保规章办事,不能有效发挥计算机远程核保的功能。2•保险公司在现场查勘、定损和理赔环节存在风险漏

7、洞。(1)现场查勘过程的粗放式管理。诸多事故的第一现场查勘不力,导致事故损失过程模糊,损失结果不清,责任无法确认,给整个理赔操作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例如,第一现场查勘速度慢,跟进不及时,导致众多事故现场的内容缺乏真实性;对涉及第三者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过分相信交警做出的责任认定和处理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跟进,监督医患双方“不轨行为”的产生。(1)定损、报价环节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定损工作是最易滋生腐败、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定损、报价工作尽管实行了电子化操作

8、和管理,但数据信息的更换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和权威性。(2)查勘、定损、理赔环节的脱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