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现场救护技术

急救-现场救护技术

ID:44164573

大小:48.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9

急救-现场救护技术_第1页
急救-现场救护技术_第2页
急救-现场救护技术_第3页
急救-现场救护技术_第4页
急救-现场救护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救-现场救护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救常识培训教材系列之三:现场救护技术一、止血(一)止血的适用情况1、基本情况血液对于人的正常生理非常重要。成年人正常时全身的血液占体重的8%o当伤口小、岀血量少时,伤者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当损伤后失血量超过全部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脸色苍白,手脚发凉,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吋,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外伤发生后,失血的速度越快,对人的生命威胁越大,几分钟内失血1000毫升就可致人死命。所以,在急救现场根据伤口的部位、大小、深度以及出血的颜色、速度,迅速判断出血的性质,决定止血方法,是

2、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如果伤口内随心跳节律一股股喷射而岀鲜红色的血液,这种情况为动脉出血;如果伤口内出血速度较慢,血色暗红,持续涌岀则为静脉出血。2、生活中常用的止血物品生活中常用的止血物品有创口贴、毛巾、手绢、衣物、床单、纱布等。以下介绍的是现场急救中外出血的止血方法(脏器破裂造成的内出血则必需经医院手术治疗),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和填塞止血法等。(二)止血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1、加压包扎止血法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山、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

3、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四肢的小动脉以及静脉、头皮下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注意:覆盖伤口或创面的物品(手绢、衣物、敷料、毛巾等)要尽可能清洁,表面无明显污物,目的是尽量减少伤口的感染机会。因为环境中存在大量致病菌和有害物质,尤其是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等特殊致病菌进入人体,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生命危险。2、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血。压迫点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

4、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有效。头、颈部出血,常可指压撅动脉、颌动脉、椎动脉;【颌面部的出血举例讲解】上肢出血,常可指压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橈动脉;【尺、橈动脉的出血举例讲解】下肢出血,常可指压股动脉、胫动脉。注意:(1)做颈动脉压迫时,不要同时压迫双侧颈动脉,以免造成脑部缺血。患者可岀现晕厥、摔倒等。(2)手掌及手指出血时,要同时压迫橈动脉和尺动脉,才能达到止血效果。如果仅压迫其中的一条血管,不能起到止血目的。(3)手指出血时,要同时压迫手指两侧的指动脉,否则止血效果不好。3、止血带法止血带的使用

5、,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法。(1)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橈神经,应视为禁区。(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3)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注

6、意:(1)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肢体上,可先用毛巾、布料、衣物包裹肢体,再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皮肤。(2)使用止血带时,应有明显标记,要注明止血带使用的时间或血流阻断的时间,以便患者离开现场后,便于其他人了解情况,及时放松止血带,防止因肢体长吋间阻断血流而出现肢体出血坏死。一般每隔30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放松止血带时,如果出血不止,可用手指压迫动脉临时止血。(3)放松止血带后如果需要再次使用止血带,应该将其向近端移动数厘米,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缠扎,以免损伤局部软组织。(4)尽量不使用普通布带作止血带,因为

7、布带(及其他物品)无弹性,绞松了不起作用,绞紧了容易损伤局部组织。4、填塞止血法广泛而深层软组织创伤,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松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包扎(一)包扎的适用情况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止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I古I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杲,材料有绷

8、带、三角巾等。(二)包扎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1、绷带包扎的方法(1)环行包扎法:适用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粗细均匀的部位。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第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岀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粘膏将尾固定,或将带尾剪开成两头打结。(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固定,然后上缠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