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网校教学质量与效果

如何提升网校教学质量与效果

ID:44172953

大小:192.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如何提升网校教学质量与效果_第1页
如何提升网校教学质量与效果_第2页
如何提升网校教学质量与效果_第3页
如何提升网校教学质量与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升网校教学质量与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有意思网络添动力——如何提升网校教学质量与效果一项新事物的产生必定会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的的双重压力下,重视教育成为必然。而最近刚刚放开的二孩政策无疑给网络教育这一模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家长会因孩子数量的增多更加依赖于网络教育,因此,网络教育的推广及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提升网校教学质量与效果进行论述:首先,对网络课程与面授进行比较,目的在于知己知彼,集两种方式的优势于一身;其次,重视兴趣和方法的结合,这是教育体系必须要具备的;最后,可以根据根据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实行科学的

2、教学方法。1.网络课程与面授的比较:网络录播或者直播的劣势在于老师不能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信息只能进行单向传播,即老师不能从学生的态度或眼神中了解到学生是否能听明白,从而进行深入讲解或一笔带过。劣势可以弥补,并利用网络科技这一有力工具使劣势转变为优势,解决方法参考如下:从主观角度讲:(1)线上教师要具备线下教学或者辅导教师的经验,了解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更容易从源头上制定科学详实的教学计划。(2)适时进行网络互动,进行学生掌握状况的真实反馈。有一种在线互动方式就是让学生回复数字“1”或者“2”,这种方法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

3、的注意力,但是有可能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经典方式就是举一反三,这种方法在网络课堂上同样适用。在讲完一道题目后,一定要让学生自行做一道类似的题目,类似即“相似不相同”,与例题的难度可以相差较小,稍有提升,这样的题目可以不再占用时间,个别学生有问题可以再找辅导老师讲解。(3)通过课后作业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一部分某类问题掌握不透彻的学生“开小灶”。可以线下一对一或者一对多。这种“增值服务”对于提高家长的满意度有很大帮助,符合企业“口碑”宣传的目的。(4)开辟网络教学新领域,实行远程网络“一对一”辅导。由于当

4、下全国的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网络教学确实足以弥补这一缺陷:更加专业的师资配置,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加上如今便利的远程授课功能,无疑可以带动巨大市场。从客观角度讲:增加网站附加功能,例如:(1)在听网课的同时打开学生端的摄像头,有助于家长和线下老师的监督:家长可以在工作之余同步关注孩子的听讲情况,辅导老师也可以随时关注镜头前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走神的孩子可以在桌面上弹出小窗口进行提醒。(2)加强班级管理,把线下的学生按照地区、生日、星座分成班级或者小组,班级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较竞争,小组之内可以增加交流。既可以增加线下学生的凝聚力

5、,又可以增加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3)增加锁屏功能,在网络学习期间可以设置锁定屏幕,防止在进行网络学习的时候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4)课后发放的教案可以在一些典型题的旁边添加二维码,扫码即可获取针对一道题的视频,可以避免因课程遗忘在整个课程中寻找的繁琐和不变。(5)利用新媒体、新平台辅助教学。注重老师公众号和微博相关信息的推送。2.兴趣为王,注重有特色的教学方法。由于年龄的限制,大部分的孩子缺乏学习自觉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方法更应该从“推”式教学转变为“拉”式教学,利用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1)亲和力是老师应当具备的必

6、要素质之一,多项研究资料表明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具备亲和力的老师更能激发孩子学习欲望,亲和力与教学效果呈正相关的关系。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有较大帮助。(2)注重实施“历史故事教学法”。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希望给课堂增加一些“调味品”,无论是讲段子或者侃大山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里强调的是把“历史”搬进课堂。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适当插入数学家们的奇闻异事,或者有关数学方法的故事。(3)“框架教学法”。所有学科都可以形成环环相扣的框架体系。这种框架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尤其在复习环

7、节,更要多次强调整体框架。从知识点框架,章节框架到整体科目的框架,复习时不易遗漏知识点。(4)合理安排奖惩机制。可以适当奖励网上学时长,作业正确率高的学生;选择恰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惩罚,目地在于督促学生学习。3.实行科学的、符合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1)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过四五十分钟,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更短,大概不到三四十分钟,而且期间会有若干次的走神。所以如果学生键盘或者鼠标没有动作达到一定时间,系统应该进行自动提醒。(2)“艾宾浩斯遗忘规律”①.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②.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③.第三个记忆

8、周期:12小时④.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⑤.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⑥.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⑦.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⑧.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课上复习,课后复习,一整天复习,周末复习,月中复习等,实现知识点的永久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