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墨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油墨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ID:44176062

大小:23.2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9

我国油墨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我国油墨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我国油墨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我国油墨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我国油墨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油墨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油墨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印刷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也已经成为印刷大国。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留下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环境污染,随着环保意识的发展,绿色印刷已经成为我国印刷行业主要发展方向。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粘性胶状流体。所有的传统油墨都是由呈色剂、成膜物质、溶剂和助剂构成的。这其屮,呈色剂是构成印刷颜色的主要成分,其用量约占全部油墨组成部分的12%~20%;成月莫物质决定了油墨在承印物上的固着,-般由儿种性能不同的

2、树脂共同组成,其在油墨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0%~25%;油墨当中的其他部分,就是溶剂和助剂。目前印刷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由颜料、连结料、溶剂、填充剂和辅助剂组成,所用的溶剂主要是芳香坯类、酯类、酮类、瞇类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大都具有毒性,会污染所包装的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物品;且具有挥发性,有较浓的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环境并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存在着生产安全隐患。如果想要立足下去,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应当树立资源和环境的危机意识,推广环保印刷新丁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绿色消费”,以实现对传统印刷生产方式的超越。所以近年来很多印刷

3、厂一直坚持使用无污染或者污染少的新型印刷油墨、材料及辅料,安全性能好,对环境和人体都不构成危害。这势必是会提高一定的成本,我们相信,印刷厂只要都能秉着良心为环境和工人的健康着想,那么绿色环保印刷不会太久。而企业也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油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执行力度正在加码,经济发达地区淘汰落后油墨产能的工作陆续展开。继江苏无锡大规模关停300吨以下小油墨厂后,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也重拳岀击,将全面清查油墨生产企业基本情况,淘汰关闭年产300吨以下油墨企业。油墨的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印刷行业是否可以实现绿色的关键性因素。环保绿色理念正成为油墨行业共识,行业将

4、朝着无毒、无污染方向发展,水性油墨、环保型胶印油墨的市场前景看好。二、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竞争,国内许多传统的国有企业;印刷油墨技术领先的优势逐渐失去,其他民营企业产品的成本优势也显露出来,并不断扩大其市场占有率。而且由于产品技术的普及和产品质量同质化,产品的竞争,逐渐变成产品价格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以下是我国油墨行业三大发展趋势分析:1、开发市场适用的油墨产品:特别是推岀竞争力好的价廉物美的产品,占领中低端市场,如纸张胶印油墨、塑料表印油墨和里印油墨等;开发环保型油墨:如醇溶型里印I叫印油墨、无水大豆油胶印(环保)油墨、水性油墨(其中水性塑料油墨是广东省支持

5、发展的环保产品)和UV/EB柔印油墨等新型的油墨;3、发展高附加值的油墨产品:如工业喷墨产品(连续喷墨clJ、按需滴出DOD)、导电油墨、防伪安全油墨等。油墨的品种比较多、用途也不一样,而且使用油墨进行印刷也是一门技术,因此油墨的技术服务也显得特别重要。不仅要求服务者要熟悉油墨,同时也要粗通印刷技术。如某油墨有何优点,使用于何处,客户在哪里,怎么使用才能体现产品的优点等。我们应该摸清客户(包括经销商、使用厂家、个体消费者等)对我们的产晶质量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了解客户对产品的意见:1、客户服务(如供货渠道、送货、产品使用指导、同类产品介绍等)是否满意;2、能否提供适合客户要求

6、的新产3、产品质量(如产品的质量指标、先进程度、稳定程度、及不足Z处等人4、对客户反映的信息的反映速度是否满意,售后服务是否满意等;5、客户应用产品的工艺设备是否合理,是否存借鉴或改进之处等。逐步形成一个以市场(客户)为中心,并有针对客户的需要提供适当的油墨产品,从而提高客户对油墨产品及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而扩大油墨的市场份额。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国油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国仍然是发展中的国家,印刷品人均消费量仍很低,仅为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的5%,油墨的使用量也很低,未来5——10年我国国民经济将保持高速发展,油墨的大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未来的几年我国油墨

7、工业的发展,除了增加产品外,更应注重于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集中度,加大研制开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提高质量、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使之适应于当今多色、高速、快干、无污染和低消耗现代化印刷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