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离率指标(BIAS)的原理及用法

乖离率指标(BIAS)的原理及用法

ID:44176754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乖离率指标(BIAS)的原理及用法_第1页
乖离率指标(BIAS)的原理及用法_第2页
乖离率指标(BIAS)的原理及用法_第3页
乖离率指标(BIAS)的原理及用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乖离率指标(BIAS)的原理及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乖离率指标(BIAS)的原理及用法  乖离率指标(BIAS)是从移动平均线指标(MA)中派生、分离出来的一个单独使用的指标。乖离率实际上反映的是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偏离远近程度大小的常规技术指标。它的理论基础是:不论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卜或之下,只要偏离均线过远,成本的向心力作用就会将股价往移动平均线附近回拉根据此原理,我们就可以计算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百分比的大小来判断买进与卖出的时机。   其计算公式如下:   乖离率二(当日收盘价一N日内移动平均价)/N日内移动平均价x100%。   5日乖离率二(当日收盘价一5日内移动平均价)巧日内移动平均价x

2、100%。   公式中的N日按照选定的移动平均线周期参数来确定,实战中将分析软件中的原有参数改为5、10、30、60日即可。   从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波动时,其BIAS数值为正数,称为正乖离率,反之称为负乖离率;当股价与移动平均线重合,乖离率为零。在股价的升降过程中,乖离率反复在零点两侧变化,数值的大小对未来股价的走势分析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正乖离率超过一定数值时,显示短期内多头获利较大,获利回吐的可能性也大,呈卖出信号;负乖离率超过一定数值时,说明空头回补的可能性较大,呈买入信号。   乖离率指标的常规应用法则:   乖离率究

3、竟达到何种程度才是买卖时机?这并没有统一的原则,而月股价与各种短中期移动平均线的乖离率都有不同的乖离程度,根据不同品种的波动特性,使用者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一段行情的强势或弱势,作为买卖股票的依据,下面列举的常规应用法则仅提供参考:    (1)5日乖离率小于-4%是买进时机,大于4.5%卖出时机;   (2)10日乖离率小于-5.5%是买进时机,大于6%卖出时机;   (3)30日乖离率小于-8%是买进时机,大于9%卖出时机;   (4)60日乖离率小于-12%是买进时机,大于13%卖出时机 二、单根BIAS曲线的分析在任何股市分析软件上,我们都可以把一

4、根BIAS曲线设为主要研判曲线,其它BIAS曲线的参数都设为0,这样我们也可以用这一根曲线的形态对行情进行分析判断。以12日BIAS指标为例,具体分析如下:1、BIAS曲线的形态BIAS曲线出现的各种形态也是判断行情走势、决定买卖时机的一种分析方法。(1)当BIAS曲线在高位形成M头或三重顶等顶部反转形态时,可能预示着股价由强势转为弱势,股价即将大跌,应及时卖出股票。如果股价的曲线也出现同样形态则更可确认,其跌幅可以用M头或三重顶等形态理论来研判。(2)当BIAS曲线在低位出现W底或三重底等底部反转形态时,可能预示着股价由弱势转为强势,股价即将反弹向上,可

5、以逢低少量吸纳股票。如果股价曲线也出现同样形态更可确认,其涨幅可以用W底或三重底形态理论来研判。 (3)BIAS曲线的形态中M头和三重顶形态的准确性要大于W底和三重底2、BIAS曲线与股价运行曲线的配合使用(1)当股价曲线与BIAS曲线从低位同步上升,表示短期内股价有望触底反弹或继续上涨趋势。此时,投资者可逢低买入或持股待涨。(2)当BIAS曲线从下向上突破0度线,同时股价也突破短期均线的压力时,表明股价短期将强势上涨,投资者应及时买入股票。(3)当股价曲线与BIAS曲线从高位同步下降,表示短期内股价将形成头部或继续下跌趋势。此时,投资者应及时逢高卖出股票

6、或持币观望。(4)当BIAS曲线从上向下突破0度线,同时股价也跌破中长期均线的支撑时,表明股价的中长期下跌行情已经开始,投资者应及时中长期离场观望。(5)当BIAS曲线开始从高位向下回落,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走势,而股价曲线却还在缓慢上升,形成一峰比一峰高的走势,则可能意味着股价走势出现“顶背离”现象。(6)当BIAS曲线开始从低位向上扬升,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走势,而股价曲线却还是缓慢下降,形成一底比一底低的走势,则可能意味着股价走势出现“底背离”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