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

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

ID:44185771

大小:471.2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9

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_第1页
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_第2页
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_第3页
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_第4页
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及皮肤美白剂的发展现状’刘月恒宋飞飞王领董银卯何聪芬(1.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48)(2.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0048)摘要: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与美白化妆品的发展历来紧密相连,本文综述了皮肤黑色素的形成机理和主流化妆品美白剂的作用机理。同时,对现有国内市场的美白剂进行了调研及分析,并对美白剂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关键词:黑色素形成机理美白剂StudyontheMechanismofMelanogenesisandtheDevelopmentofSkinLightenerLiuYue

2、heng,SongFeifei,WangLing2,DongYinmao,HeCongfen(1.BeijingKeyLabofPlantResourcesResearchandDevelopment,Beij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100048).(2.CollegeofLifeScience,CapitalNormalUniversity,100048)Abstract:Withfurtherdiggingonthemechanismofmelanogenesis,thedevelopmentofs

3、kinlighteneradvancemorequickly.ThiSpapersummarizesmechanismofmelanogenesisandlightenerofthemainstreamcosmetics.Meanwhile,the1ightenersoftheexistingdomesticmarketwereinvestigatedandanovelideaaboutdevelopmentofthelighteningcosmeticswassubmitted.Keyword:melanogenesis:mechanism:li

4、ghtener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美的追求。白皙美丽的皮肤无疑是美丽的第一体现者。亚洲女性一直以拥有健康白皙细嫩的皮肤为追求目标,我国民间更是有“一白遮百丑”的谚语。近年来,人们对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的关注度不断升温,美白化妆品层出不穷。随着对皮肤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不断的深入,美白化妆品也不断推陈出新,力求达到更完美的美白效果。一.黑色素的研究进展1.黑色素的形成机理从皮肤生物学的角度讲,人类皮肤的颜色受色素体系的影响,黑色素是黑色素细胞的产物,这些色素的含量与分布状况是决定皮肤颜色的主要因素Ⅲ。而黑色素形成的生理基本过程可概括为:

5、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黑素细胞是皮肤的重要组成细胞之一,呈树状突起,细胞内形成的黑色素通过树状突起运输到角质层细胞内。它以l:36比例与角质形成细胞构成一个表皮单位,存在于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通过合成黑素形成皮肤颜色,同时可吸收紫外线,使机体免遭紫外线的损害。皮肤颜色的深浅是由黑素细胞合成黑素数量的多少决定。黑色素为高分子生物色素,主要由两种醌型的聚合物:优黑素(真黑素)和褐黑素组成。目前,公认的黑

6、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途径是:24酪氨酸土酪氨酸酶多巴酪氨酸酶多多巴色素//\多巴色素互变酶二羟吲哚(DHI)二羟基哼}哚羧酸(DHICA)Dm氧化酶(酪氨酸酶)DHICA~iL化酶图l酪氨酸被酪氨酸酶氧化为多巴醌,并继续氧化脱羧形成二羟碍I哚(DHI)后转变为黑色素(图1),即真黑色素,它是皮肤色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值得关注的是,多巴醌经谷胱甘肽或半胱氨酸催化生成褐黑素或称脱黑素(Pheo-Melanins),但该途径相关研究较少。参与黑色素合成主要有三种酶:酪氨酸酶,多巴色素互变酶(Dopachromtautomerase)和二羟基吲哚羧酸(DHIC

7、A)氧化酶。酪氨酸酶属氧化还原酶,是黑色素合成的主要限速酶,其活性大小决定黑色素形成的数量。多巴色素互变酶又称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主要是在黑素细胞内的多巴色素自发脱羧、重排生成5,6一二羟基吲哚(DHI)的同时,使另一部分多巴色素也发生重排,而生成5,6一二羟基吲哚一2一羧酸(DHICA)。故该酶主要调节DHICA的生成速率,从而影响生成的黑色素分子的大小、结构和种类。DHICA氧化酶(TRP一1)是与酪氨酸酶同源的糖蛋白,它除了参与黑色素代谢,还影响黑素细胞生长和死亡⋯。形成的黑色素,由黑素细胞树枝突输送到表皮角质细胞内,在此被逐渐

8、降解,最后随表皮角质细胞排出体外。黑素的合成和降解是由黑素细胞和角质细胞共同完成的。2.黑色素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黑素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