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 知识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 知识

ID:44186530

大小:23.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9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 知识_第1页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 知识_第2页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 知识_第3页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 知识_第4页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 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 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

2、句。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那么,怎样区分律诗和绝句呢?  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

3、》);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三、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四、七言律诗定格形式:  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首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颔联)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4、平[仄]仄平。(简称颈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尾联)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五、五言律诗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

5、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六、七言绝句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关于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

6、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

7、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