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之变迁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之变迁

ID:44188247

大小:866.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之变迁_第1页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之变迁_第2页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之变迁_第3页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之变迁_第4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之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0史志鉴研究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之变迁盛美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91)[摘要]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转型是近代中国社会观念急剧变化的历史基点,是以辛亥革命为其中介点的。它前承晚清社会变革以来社会观念推陈出新的历史成果,后启民国成立以降社会观念步入现代化轨道的历史新程。[关键词]辛亥革命社会观念变迁观念现代化任何一场较大的社会变革,都是社会各个领域各种因外国人。”⑵尽管公务员只是人口的极少数,其生活方式毕素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积变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在一定历史竟折射了当时人们新的社会观念。时期中对这些领域或因素发生着程度不同的推进效力,使整2、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是一个有着两

2、千多年封建史个社会在既有历史基点上跨上更高一级的台阶或跨入更新的大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适合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发展历程。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波涉社会范围最广、的传统社会观念,其中有许多限制了人们的视野,阻碍着社动摇传统根基最深的社会变革,它既是社会各个领域较长时会的进步。晚清政府在不可能一成不变照旧统治下去的时间不断渐变的历史必然,又必然对各社会领域发生着较为深候,便开始进行某种政体和政策上的变革以适应新的环境。远的历史影响,从而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上成为社会各有关尽管从政治制度上说高度统一的皇权这一性质没有发生根领域变化发展的中介点。近代社会观念的现代变迁,就是以本的改变,但政府为强

3、化自己的高度统治而进行的政府改制辛亥革命为其中介点的。它前承晚清社会变革以来社会观念和政治变革却发生的相当频繁,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戊戌变法推陈出新的历史成果,后启民国成立以降社会观念步入现代和晚清“新政”。因政治变革的影响,晚清世人社会观念的化轨道的历史新程。变化也令人瞠目。“十余年来,受侮既甚,人士因之渐渐出一、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变化的历史起点梦寐,知云何为国、云何为人,急公好义之心萌,独立自存1、“西力东渐”。随着中国历史于19世纪中叶迈入近代,之志固,言议波涌,为作日多。”⑶一个琢磨不定的、多变的时代悄然降临,而从根本上推动这“随着每一次社会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一变化的,正是

4、那持续不断,从西方滚滚东来的“西力”。念也会发生变革。”⑷辛亥革命推翻了高度统一的皇权制度,所谓“西力”,就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但又不是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翻开了历史的新纪元:国体变了,一般意义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而是特指由18世纪工业政体也变了。新的国家曰“中华民国”,它是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所造成的现代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简言之,利益的政权,遵行民主共和的制度。共和国的最高领袖叫总即西方新兴的近代大工业文明。他首先体现为人类从未拥有统,总统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民主共和制过的以蒸汽(以后是电力)为标志的巨大生产力,这种生产度废弃了几千年来皇帝“受命于天”、

5、“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力像变魔法似的,“使千百个工厂,千百根烟囱霎时拔地而可侵犯的封建旧规,砸碎了长期以来“君临天下”、“一人独起,机器的轰隆声震动大地,汽笛的尖嚣声划破长空。人成尊”的精神枷锁。“共和之所以异于专制,专制乃少数人专了自然的主人……大批人走出农村,走进工厂,无数人群在理一国之政体,共和则国民均有维持国政之义务。”⑸共和飞旋的车轮旁流汗劳作,农村被遗忘了,城市成了一切”。制度设内阁制,过去管理国务的官员称“大臣”,而今呼“总⑴由工业革命所激活的巨大生产力、组织力、创造力以及与长”,无形中消除了君尊臣卑、官贵民贱的传统观念。之紧密相联系的政治经济制度、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即“西临时

6、政府以创新、民主、奋发、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学”),融汇成一股气势磅礴、无坚不摧的“西潮”,对东方热切而又艰难地开拓着新生共和国的征程,促使民气勃发,农业民族形成巨大压力和挑战,威胁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思潮泉涌,革新观念,亦如春笋之怒生。在临时政府颁行的民族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社会组织框架,当然也包括其千百年民主法令规章的鼓舞下,长期在专制制度桎梏束缚下的各界来所形成的农业文明的价值观念体系。民众,对新国家、新政权、新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于是,在中国推动“西力”东渐的主体是一批接受西学或受西以断发辫、易服饰、变称谓、改礼节、崇法律为外在表现的,方思想意思影响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率先否定封建

7、式以“共和”为核心的新的社会观念蔚然兴起。《申报》1912的生活方式,宣传资产阶级的新的社会生活观念。康有为、年元旦的《新祝词》云:“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都为改革传统的社会观念大声疾呼,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在婚姻、礼仪、女性解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严复甚前途种种新事业,国民之新责任也。”教育、出版、文艺界至大胆提出了晚婚、晚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