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复习教学质检(二)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复习教学质检(二)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

ID:44190845

大小:413.2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9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复习教学质检(二)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复习教学质检(二)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复习教学质检(二)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复习教学质检(二)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复习教学质检(二)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复习教学质检(二)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3.8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俏,诸侯为六俏,卿大夫为四俏,士为二俏。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俏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A.礼乐文明崩坏B.井田制度瓦解

2、C.分封制度崩溃D.铁器牛耕使用【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试题解析】根据题目可得出,西周的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得到了瓦解,表现是礼乐制度的崩坏,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随着封建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的发展,加速了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礼乐文明崩坏是表现,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井出制瓦解也是经济表现,不是根源,故B项错误;分封制瓦解是政治表现,不是根源,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故D项正确。【答案】D25.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

3、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试题解析】根据题目中汉唐宰相“坐”到宋朝大臣“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从汉唐宰相多出自“世家大族”到宋朝大臣多出自“科举”,体现了官僚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宋朝时选官依然存在“恩荫制”,故A项错误;根据前而的分析,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在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唐、宋时期选官制度均是科举制度,并未发生

4、重大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B24.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穡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蒔,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此诏的颁布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试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或有能勤稼穡而乏子种与土

5、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与剩余劳动力无关,故A项错误;人地矛盾一般指土地兼并严重造成自耕农无地耕种的现彖,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立耍契”“举借粮种”体现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精神,故C项正确;北宋初期利用契约规范租佃关系,目的是保护自耕农和小农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C25.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

6、个人自由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知识点】明清Z际的儒学思想【试题解析】根据题目中“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可知李贽借由肯定私心來宣扬个人自由,并非为权,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私欲膨胀,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题日中并未提到“公心”或者并未指岀天理即是“公心”,故D项错误。【答案】B28.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年代钢生铁煤宦矿1935年256.565787.06136,091,74731,4001936年414,31

7、5809,99639,902,98543,4001937年556.347958.68337,230,46979,187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止确的是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知识点】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图表数据型选择题(精选)【试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表格标题“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故A项错误;表格屮仅仅展示了1935到1937年钢、生铁、煤、镭矿产量的发展,并未提及官僚资本,故B项错

8、误;1935-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迁都重庆后才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钢、生铁、煤、镒矿开釆产量的不断增长显示了国民政府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故D项正确。【答案】D29•“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