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民俗文化考察情况

河南浚县民俗文化考察情况

ID:44191097

大小:36.0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河南浚县民俗文化考察情况_第1页
河南浚县民俗文化考察情况_第2页
河南浚县民俗文化考察情况_第3页
河南浚县民俗文化考察情况_第4页
河南浚县民俗文化考察情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浚县民俗文化考察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班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姓名:白玉学号:201230010101一、实践地点:河南省浚县城二、实践时间:2014年2月5口——2014年2月20口三、实践活动:民俗调查四.实践目的: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家乡,了解家乡民俗风情,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历史,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怀,燃起建设家乡的斗志。民俗文化的盛典浚县正月古庙会浚县庙会即“浚县正月古庙会”,是浚县的大型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活动贯穿于每年的整个正月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初二,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被外国人称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历史悠久成就深厚文化

2、根基浚县正刀古庙会可追溯到十六国后赵皇帝石勒开凿彳丕山大佛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当时民众集结进香,朝山拜佛,庙会开始形成。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浚县两山(大伍山、浮丘山)相继修建了许多寺庙、道观,庙会的规模逐渐扩大。明代,大伍山、浮丘山和浚县县城先后增加了文庙、文治阁、阳明书院等多处寺庙宫观楼阁。这一时期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碧霞宫,碧霞宫的落成,也是浚县庙会由零星、分散向正月汇总的历史转折点。据现存的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2年)七月《重修泰山碧霞元君行宫记》碑载:在五岳独尊的泰山之巅,有玉女池一处,池南有显灵应济碧霞宫,供奉碧霞元君之神。碧霞元君,宋元

3、以后,声名显赫,明朝建立后,又大肆敬神,皇帝将其封为“天仙玉女广灵慈喜恭顺普济护国庇民碧霞元君”,并每年派官员前往朝拜进香。宗教上的三教合一,佛、儒、道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为分散的庙会的聚拢合流奠定了基础,消除了不同信仰者祭祀朝拜时的隔膜和障碍,人们不约而同地接纳了正月上山朝顶这一时间。正月庙会形成了,庙会的规模前所未有,庙会上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碧霞宫前戏楼两侧的一副古联,不仅歌颂了浚县的秀丽山水,又感叹了梨园岁月,也道出了浚县正月庙会的空前盛况:山水簇仙居,仰碧榭舟台,一阕清音天半绕;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1989年成立的浚县文物保护管理

4、委员会先后对吕祖祠、禹土庙、天齐庙、天宁寺、大石佛、碧霞宫等文物古迹进行了修缮。近年来,庙会期间连续举办社火表演大赛,使正月古庙会达到了空前规模,高峰期每日游客达30余万人。打造豫北平原第一胜迹远在6000年前,原始先民已在浚县繁衍生息,在浚县源起或形成望族的姓氏就达20多个;已发现、发掘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等古文化遗址近30处;南北朝至明清各代建筑、石窟造像、摩崖题记、碑刻等400余处。商都迁殷后,浚地称黎,为京畿要地。1994年浚县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辰:中华儒商始祖子贡,北魏尚书令李崇,唐代文坛的谢偃、王梵志,明代的王越、卢楠都

5、是浚县人。地以人而贵,人才辈出的浚县引得群贤毕至:孔子周游列国,曾在浚地淇门设坛讲学;曹丕、骆宾王、王维、岑参、高适、贾岛、范成大、王阳明、王铎等在浚县留有佳作。浚县古庙会所在的大使、浮丘两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迹荟萃,摩崖题记遍布,有“登浮丘即朝东岳,攀大彳丕如游三壶”之称,被誉为“豫北平原第一胜迹”,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古庙会,县城与两山紧依相连,“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观景是古庙会的一项主要内容。大他山是禹贡名山、国家4A景区,文物荟萃,风景秀丽,尤以天宁寺的大石佛最为壮观,为佛教胜迹。古朴自然民间艺术百花齐放现在,一

6、年一度的古庙会,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八丈佛爷七丈楼”北侧石岩上的“子孙窑”旁,聚集着好奇欢乐的人群。传统的民间社火,扭秧歌、踩高跷、耍狮子、舞龙、竹马、武术、旱船等,热火朝天。尤为热闹的是正月十六,文艺团体纷纷登场,马戏团、驯兽团、杂技团、武术气功表演团,把庙会声势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地方小吃,香气扑鼻,铺牛肉、黄米糕、胡辣汤、酥火烧、石子馍、酸辣香麻丸子汤,不一而足,风味各异,煞是诱人。社火各地有,唯有浚县盛。最多的一年,正月古庙会上竟有150多家社火班子参加演出。说它村村有社火真是一点儿也不夸张!为了这一场在庙会上的表演,所有的社火班子都会在头

7、天晚上开进县城,到土地庙烧香、火神庙上供,长跪高吟,然后便是丰盛的晚宴和一夜无眠的兴奋。次日7时,社火队高擎如林的彩旗,擂动惊魂的战鼓,燃起炸不完的长鞭炮,吹响在古代战争戏中才能见到的长长尖子号,滔滔地拥向山顶的会场,齐聚于神圣的庙前。百多场社火表演,常常到太阳西斜时还进行不完。浚县的泥咕咕却典雅许多。它力求美观、朴素。所画多用原色,少有兼色。黑、棕做底,上绘红、黄、蓝、绿、口,颜色因是鸡蛋清调成,涂上后明光发亮,十分抢眼。泥咕咕也能吹响,尖尖的声音像孩了哭。一个会期下来,每个孩了都会得到儿个,于是便鼓起腮帮子,恨不得把两眼吹花。当地风俗,年轻的媳妇和年长的老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