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增程弹技术难点分析

某增程弹技术难点分析

ID:4419475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某增程弹技术难点分析_第1页
某增程弹技术难点分析_第2页
某增程弹技术难点分析_第3页
某增程弹技术难点分析_第4页
某增程弹技术难点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增程弹技术难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增程弹技术难点分析【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对迫击炮火箭增程弹相对于制式迫弹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对迫击炮火箭增程弹在研制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做了预见性分析。【关键词】增程小推力发动机端燃药柱及莫包覆折叠式尾翅为了使迫击炮在保持其固冇优点的同时扩展其功能,实现同-炮上能发射多种功能的弹丸以弥补其缺点和不足,我厂于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末和新世纪Z交先后进行了三代某迫击炮火箭增程弹的研制。前后虽经历将近40年的时间,但至今仍未取得满意的科研成果即完成设计定型。究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属于技术方面的。现将迫击炮火箭增程弹的技术难点做一理

2、论上的探讨和分析。一、战技指标与制式弹相比:射程增加,而威力及密集度不能降低(-)根据以往上级下达的立项计划和对该科研项目的方案论证,通常对增程弹战技指标的要求都是:1.为了保证勤务处理和使用装填比较方便,要求增程弹比起相应的制式迫弹来,全弹重量及全弹长度只能略冇增加。对于炮口装填的120迫击炮,由于炮口较高,这一点更为重耍。2•增程率:大致是I型>40%,II型>80%,III型>120%o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现代战争,就要求有越高的增程率,即在保持迫击炮轻便机动灵活等固有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射程,以弥补迫击炮射程较近的缺点,提高其较远距

3、离的压制和打击能力。3.战斗部的威力以及弹丸的地面密集度,与制式弹保持相当或略有提高,即不能因为增程而降低或牺牲掉威力及密集度指标。(二)从设计要求看,主要是弹重与射程的矛盾,如I型制式迫弹重量为16kg,而I型增程弹弹重要求不大于20kg,即增加重量不大于25%,而射程增加要求达40〜50%以上。可供选择的弹形方案有迫弹形(早期的I型制式迫弹为水滴状、后来的II型制式迫弹为枣核状,都属于次口径燃烧室)、火箭状(同口径燃烧室)等。在弹长相同的情况下,次口径燃烧室的火箭增程弹弹重较轻但威力及增程量受到限制;而同口径燃烧室的火箭增程弹,其威力及

4、增程量容易保证但弹重较重。二、从增程弹的战技指标分析其技术难点显然,上述対增程弹战技指标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制式弹的弹形已趋完善,没有更大的潜力可挖;而受炮的强度及其机动性的影响,弹丸的发射膛压及初速己不可能再有明显提高;要使射程明显增加,唯一的可行途径是采用火箭发动机,在发射后通过发动机喷火助推以增加弹丸的飞行速度。(二)由于在原基础上纯粹增加了火箭发动机,势必增加了弹丸的飞行重量和全弹重量,使战斗部的重量和弹丸的威力受到了限制和影响。(三)山于增加了火箭发动机,势必会使弹形有所改变和全弹长度有所增加。

5、弹形改变会导致空气动力性及弹道系数变坏,使弹丸在飞行过程中的阻力增大而稳定性降低,影响到射程和地面密集度;弹长增加还会导致勤务处理和使用装填的不太方便。(四)由于增加了火箭发动机,增程弹的散布精度只能比迫弹差,不会比迫弹好。因为增程弹除了具备影响迫弹散布的各种因素以外,较迫弹还多了主动段引起散布的各种因素,例如:主动段起点弹道倾和的变化,推力的变化(如P-T曲线的一致性和推力偏心等),从炮口到主动段延期时间的变化等。(五)发动机有短时间大推力的和长时间小推力的两种可供采用(能保持主动段等速飞行的发动机亦称为续行发动机,如巡航导弹)。短时间大

6、推力的发动机,由于推力的爆发性导致弹的飞行速度激增,对弹道的飞行稳定性不利,从而使地面密集度变坏;长时间小推力的发动机,则山于推力及速度增加平稳,对弹道飞行稳定性基本上没有影响,对地面密集度的影响也较弱,但此发动机的实现难度较大,主要技术难点在于:箭药必须加以包覆处理使其等面积端燃,推力小而平稳,因此要获得足够的增程就必须使发动机工作较长的时间,发动机的长时间工作乂会导致对燃烧室等零部件的高温烧蚀。如采用长时间小推力的发动机,则箭药柱必须设计成等截面端燃方式,须对箭药柱进行包覆处理。包覆套与夯柱之间必须粘贴紧,而不能留有空隙脱粘,否则会造成

7、燃烧室压力不稳定产生剧烈变化。包覆套,挡药板等零件,如果在烧蚀后产牛碎块,细沫,焦油等,可能导致对发动机喷火孔的堵塞而形成压力不稳其至爆炸。另外,战斗部与发动机室Z间必须隔热,以免燃烧室的高温引起战斗部炸药的爆炸。(六)火箭的点火方式有惯性点火具和火焰点火具。无论哪种点火具,都具有一定的加工及装配难度,且延期点火的时间都存在或然误差,难以精确控制。此外,增程弹的引信与一般炮弹的引信不同,如采用大推力陡加速的发动机,则引信必须能承受发动机工作时二次推力的作用。(七)由于增加了火箭发动机,使弹的加工装配工艺难度增大和制造成木增加。比如从设计角度

8、来讲,发动机壳体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了会增加消极重量,而太薄了则其强度难以保证发射时的过载和发动机工作时的高温烧蚀。发动机壳体内壁必须有隔热层加以保护;发动机喷喉,必须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