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大本量利分析案例一、二

山西财大本量利分析案例一、二

ID:44196656

大小:40.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山西财大本量利分析案例一、二_第1页
山西财大本量利分析案例一、二_第2页
山西财大本量利分析案例一、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山西财大本量利分析案例一、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量利分析案例一晋阳公司产销一种产品,单价10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55元,单位变动销售费用10元,单位变动管理费用5元;每月固定生产成本20万元,固定销售费用15万元,固定管理费用10万元;公司所得税率25℅。根据资料计算分析下列问题:1、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和边际贡献率2、销量为5万件时的安全边际率、保本点作业率3、影响利润增减变动各因素的敏感系数4、假设要使税后利润达到37.5万元,销量应为多少?此时保本点作业率为多少?公司的安全等级处于什么状态?本量利分析案例二不同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占成本总额

2、的比重有高有低。固定成本总额占成本总额比重较大的企业称为膏固定成本型企业;固定成本总额占成本总额比重较低的企业称为低固定成本性企业。一般而言,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属于高固定成本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组织属于低固定成本型。高固定成本型企业与低固定成本型企业在盈亏临界点方面也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假设A、B两个公司生产同样的产品,2011年5月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项目A公司B公司差异(A公司—B公司)销售量(公斤)1001000单位销售价格(元)2002000单位变动成本(元)100120-20单位贡献毛益(元)1008

3、0+20固定成本(元)50003000+2000根据上表,A、B两个公司2011年5月份的利润计算如下:A公司:100×100-5000=5000元B公司:100×80-3000=5000元两个公司的利润总额相等,都是5000元,而且其成本总额也相等:A公司:100×100+5000=15000元B公司:100×120+3000=15000元但是,其内部的成本结构存在很大差异,A公司的固定成本总额占成本总额的1/3,B公司的固定成本总额只占成本总额的1/5,。A公司属于高固定成本型企业,B公司属于低固定成本型企

4、业。成本结构不同,其盈亏临界点自然不同。A公司盈亏临界点=5000÷100=50(公斤)B公司盈亏临界点=3000÷80=37.5(公斤)上述计算表明,A公司的盈亏临界点比B公司的高,一般而言,高固定成本型企业的盈亏临界点较高,而低固定成本型企业的盈亏临界点较低。与此相对,高固定成本型企业的安全边际较小,安全边际率也较低,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大;而低固定成本型企业的安全边际较大,安全边际率也较大,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也较小。这是低固定成本型企业的优越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低固定成本型企业都比高固定成本型企

5、业优越,相反,如果市场需求量趋于上升,增加产销量的前景很好,并且潜力很大,销售量降低到盈亏临界点以下的可能性很小,那么,由于高固定成本型企业的单位变动成本较小,提供的边际贡献数额较大,因而,如果销售量增长,其利润增长幅度要比低固定成本型企业高的多。此时,高固定成本型企业比低固定成本型企业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以上述例子为例,假设销售量增长100%,那么A公司利润=200×100—5000=15000元A公司的利润增长率=(15000—5000)÷5000=200%B公司利润=200×80—3000=13000元B公

6、司的利润增长率=(13000—5000)÷5000=160%但是,如果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增加销售量的可能性较小,或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极不稳定,销售量降低到盈亏临界点以下的可能性较大,那么低固定成本型企业比高固定成本型企业就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总之,如果销售量发生变动,高固定成本型企业的利润波动幅度大于低固定成本型企业的利润波动幅度。正所谓“高风险、高利润”。请你试算:如果销售量减少100%,A、B两个公司的利润降低幅度有何差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