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详解】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ID:44204660

大小:190.3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9

【详解】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详解】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详解】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详解】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详解】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详解】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文科)出题人:王威审题人:郭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

2、修正带、刮纸刀。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语句所含思想类似于“仁者爱人”的是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B.“与人善言,暖于布帛”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道家老子的思想;B项是儒家荀子的思想;C是法家韩非的思想;D项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仁者爱人”是儒家孔子的思想,故B项正确。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

3、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道家老子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没有主张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儒家、法家、墨家、杂家重视协调的都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据材料“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可得出,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

4、想,故C项正确;由材料可得出儒家主张礼,法家主张法,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故D项排除。点晴:解题的关键是对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杂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即可。2.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

5、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儒学既吸收了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又吸收了道家《老子》的宇宙观,即当时儒学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也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继承而是强调融合其它家的学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3.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C.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D.因秦始皇焚

6、书而遭到断绝【答案】C【解析】儒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直接导致了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小生产者大规模增加而非减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墨家学派符合传统思想而非背离了传统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焚书打击的是儒家而非墨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吕思勉说:“在商业兴起,广大的分工合作日日在扩充,每一个地方自给自足的规模,业已破坏净尽,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之时,宋儒还要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履?”作者是在强调A.理学不适应经

7、济发展B.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C.自然经济已不复存在D.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宋儒还要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屐”可知作者认为宋代儒学与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不相适应,故A项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正确,所以选A。题干强调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而B项是对题干的片而解读,排除。C项说法错误,宋代农耕经济繁荣发展,排除。题干强调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而不是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排除I)。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八。2.“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

8、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在此,王阳明A.主张“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B.关注核心问题是“得”与“失”C.重屮了“理”是万物的本原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