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详解】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ID:44204933

大小:178.9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19

【详解】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详解】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详解】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详解】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详解】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详解】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承德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明末清初的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由于明清之际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的缓慢,所以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在当吋产生,材料中的三大思想的阶级实质仍然是封建的地主阶级,所以他们的思想不可能出现资产阶级的革

2、命要求,③项的内容错误,所以排除。对儒学总清算的是新文化运动,这三大思想家的思想还是属于儒学范畴的,不过是批判的继承的儒学,不是传统的正统儒学,其地位也低,并不是当时的主流思想,故④排除。所以答案选A。2.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

3、不明,行不行而加损。”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故A排除。"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也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故B排除。"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体现了理是客观存在的,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C正确。"万物森然于方寸Z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也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故D排除。考点:屮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宋明理学•心学【名师点睛】宋明理学大致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陆王心学〃是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无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说,也是强调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在明屮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1.《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答案】C【解

5、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观念,也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同时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因此选C。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错误,它保存了天文学记录。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天文学2.“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Z,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

6、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育幼。此题考查的是对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真知和未宾真知在于是否通过实践得到,这和朱熹强调的通过实践获得真理的认知论——“格物致知”相一致°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考点:屮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3.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

7、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过犹不及〃C.〃仁者爱人〃D."有教无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再认再现史实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是说自己通达事理而使他人也通达事理。与仁者爱人是一样的,自己首先是仁者,然后爱人。A项属于周礼;B项的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D项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这三项都不符合题干材料的观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1.明末清初,“经世致用”说曾悄然流行于主流思想界,下列言论不属于经世致用思想范围的是()A.

8、“八股之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