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瑟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淋病奈瑟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ID:4420525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淋病奈瑟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_第1页
淋病奈瑟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_第2页
淋病奈瑟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_第3页
淋病奈瑟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淋病奈瑟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淋病奈瑟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一、淋病奈瑟菌的传播与致病淋病奈瑟菌又称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菌,人类是本菌的唯一天然宿主和传染源。淋病是淋菌性尿道炎的简称,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性疾病,它是人类很古老的,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流行非常广泛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淋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有症状或无症状的患者均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中轻症或无症状的淋病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交传染,还可通过非性接触传播,如通过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用品(衣裤、床上用品、毛巾、浴盆、马桶等)间接感染;孕妇淋病患者当羊膜破裂,可继发羊膜腔内及胎儿感染;新生

2、儿经过患淋病的母体产道时常可引起淋菌性眼炎;另外尚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和器具引起医源性感染。本病最初多侵犯尿道、宫颈内膜,继而可波及前列腺、精囊、副睾、子宫内膜及输卵管。有时肛门、直肠、咽粘膜、眼结膜也可受染。尚可经血行播散引起菌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及脑膜炎,可引起死亡或不育、不孕、失明及尿道狭窄等后果。由于本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后果严重,因此它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性病之一。二、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淋病奈瑟菌属奈瑟菌属,镜下呈肾形,常成双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稍凹,像两瓣黄豆对在一起,大小0.6μm×0.8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粉红色,美

3、蓝染色呈蓝色。急性炎症期细菌多在患者分泌物的少部分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慢性期则多在细胞外,且有些可呈单个球形或四联状。人工培养后形态亦常呈球形、单个、成双或四联排列。淋球菌适于潮湿(相对温度80%~85%)、温暖(35.5℃~36.5℃)、中性偏碱(pH7.2~7.6)、含5%~10%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最怕干燥,在完全干燥环境下只能存活1~2小时,对温度变化敏感,超过38℃或低于30℃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上室温放置1~2天即可死亡,在39℃存活13小时,42℃存活15分钟,50℃存活5分钟。如在不完全干燥的衣裤、被褥、毛巾、玩具上则可存

4、活18~24小时。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它杀灭,在1:4000硝酸银溶液中7分钟死亡,1%石炭酸溶液中3分钟内死亡。淋球菌较为娇嫩,酶系统不完整,初代培养普通培养基不易成功,需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且含有二氧化碳的条件下才能生长。淋球菌在血琼脂培养基孵育24小时后,可形成直径0.5~1mm的圆形稍隆起,湿润光滑,半透明,边缘呈花瓣状,有粘性的露滴状菌。淋球菌的生化反应不发达,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麦芽糖及蔗糖。藉助上述生化特性亦可与脑膜炎球菌及其他奈瑟菌相鉴别。淋球菌能产生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诊断上有一定意义。三、淋病奈瑟菌的实验

5、室检查及其诊断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1)涂片检查: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此法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阳性率仅为50-60%,且有假阳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培养法检查女病人。慢性淋病由于分泌物中淋球菌较少,阳性率低,因此要取前列腺按摩液,以提高检出率。咽部涂片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对症状不典型的涂片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2

6、)培养检查: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病人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唯一方法。目前国外推荐选择培养基有改良的Thayer-Martin(TM)培养基和NewYorkCity(NYC)培养基。国内采用巧克力琼脂或血琼脂培养基,均含有抗生素,可选择地抑制许多其他细菌生长。在36℃,70%湿度,含5%-10%CO2(烛缸)环境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培养后还需进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培养阳性率男性80%

7、-95%,女性80-90%。培养后需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做出鉴定。培养阳性率男性为80%~95%,女性为80%~90%。(3)抗原检测1.固相酶免疫试验(EIA):可用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在流行率很高的地区而又不能作培养或标本需长时间远送时使用,可以在妇女人群中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2.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检测淋球菌外膜蛋白I的单克隆抗体作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但目前在男女二性标本的敏感不高,特异性差,加之实验人员的判断水平,故该实验尚不能推荐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4)基因诊断1.淋球菌的基因探针诊断:淋球菌

8、的基因探针诊断,所用的探针有:质粒DNA探针,染色体基因探针和rRNA基因探针。2、淋球菌的基因扩增检测PCR技术和连接酶链反应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淋球菌的灵敏性,它具有快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