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式注射机合模装置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螺杆式注射机合模装置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ID:442073

大小:20.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2

螺杆式注射机合模装置系统设计【文献综述】_第1页
螺杆式注射机合模装置系统设计【文献综述】_第2页
螺杆式注射机合模装置系统设计【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螺杆式注射机合模装置系统设计【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螺杆式注射机合模装置系统设计一、研究现状:从50年代技术创新推出了螺杆式塑料注射成型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工程塑料业中,80%采用了注射成型。近年来由于汽车、建筑、家用电器、食品、医药等产业对注射制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了注射成型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塑料机械2000年销售额在70亿元人民币左右,以台数记约为8.5万台,其中40%左右是注射成型机。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主要生产国来看,注塑机的产量都在逐年增加,在塑料机械中占的比重最大。二、研究成果由最初的直压式注塑机至70年代末出现了肘杆式、

2、单缸充液式等。80年代末5铰点斜排列肘杆式的发明充分展示了肘杆式注塑机的优点。90年代初以德国为首的欧洲推出了许多新的全液压式注塑机,其中二板直压式是这类结构的代表。而日本却把重点放在开发全电动式注塑机上,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由著名的加拿大Engel公司首先开发成功的无拉杆注塑机,标志着注塑机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水平。三、发展趋势从注射机问世起,锁模力在1000-5000kN,注射量在50-2000g的中小型注射机占绝大多数。到了70年代后期,由于工程塑料的发展,特别是在汽车、船舶、宇航、机械以及大型家用电器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大型注射机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

3、最为明显。在1980年全美国约有140台10000kN以上锁模力的大型注塑机投入巾场,到1985年增至500多台。日本名机公司已经成功地制造了当今世界最大的注塑机,其锁模力达到120000kN,注射量达到92000g。2  80年代以来,CAD/CAE/CAPP/CAM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塑机制造业的广泛采用,促进了我国注塑机研发和制造水平的高速发展。以宁波海天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都相继引进美国U.G.S和PTC公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等软件,实现了三维立体参数化建模,机构运动仿真,对主关原件分析,对高应力区的应力分布、应力峰值、危险区域

4、等进行准确的分析计算,帮助设计人员迅速地了解、评估和修改设计方案,保证重要零件结构合理性的可靠性达到完美结合。为了保证高质量的设计输出到高质量的产品输出,旧的加工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技术、质量竞争的要求。海天公司在“八五”和“九五”规划中,按照滚动发展的科学方法,累积投资2亿元人民币组建了加工中心分厂。新建5万平方米的大型装配分厂,10万平方米的扳金和结构件加工分厂,新建了1万平方米的试验车间和实验室,新建了5928个库位的立体自动仓库。购置了德国OKUMA两条柔性加工线,加入到40多台加工中心组成的机群中。实施了国家863计划——浙江海天CIMS工程,成功应用

5、K3系统,实现了生产计划、物料、成本等计算机集成管理。引进IMAN系统实现了产品技术数据创建和跟踪,产品结构和版本,产品属性和关联数据的查询以及向K3系统的信息传递等计算机集成管理。目前注塑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各种专用注塑机,如排气式注塑机、发泡注塑机、多色注塑机等等。以加拿大HUSKY公司为代表的瓶胚机、包装机,集中体现了高新技术含量的特征。该公司推出的低压注塑成型技术,在锁模力只有传统技术三分之一时,仍可高质量的保证制品成型,使机器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幅度降低,在节能和制品成本控制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海天公司也积极研制了HTC系统的热固性材料的注塑

6、机,HTP包装专用注塑机并出口到北美市场,HTE瓶胚专用注塑机,HTS双色成型注塑机,我们将会把这些研发进一步推向深入。四、存在问题:1,注塑机拉杆螺纹的应力集中问题设计研究2,没有足够的锁模力,使模具有开逢现象发生。3,模板的运动速度不均,不能实现制品的平稳顶出与提高生产力。参考文献[1]李双全.塑料机械设备创新设计与自动化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及质量检验技术标准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申开智.塑料模具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北京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塑料机械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3.[4]现代模具编委会

7、.塑料注射成型原理与模具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5]北京化工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塑料成型机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6]耿孝正.塑料机械的使用与维护.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7]周殿明.塑料成型与设备维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BeaumontJ,NagelRetal(2002)Successfulinjectionmolding:process,designandsimulation.Hanser,Cincinnati[9]KazmerDO(2007)Injectionmolddesignengin

8、eering.Hanser,Cincinnati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