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秋天的画》作文教学设计

浙教版《秋天的画》作文教学设计

ID:44219685

大小:23.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浙教版《秋天的画》作文教学设计_第1页
浙教版《秋天的画》作文教学设计_第2页
浙教版《秋天的画》作文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秋天的画》作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浙教版《秋天的画》作文教学设廿教学FI标: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屮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或选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写秋天图画的内容。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的快乐。2.在习作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点,体会秋天的风釆,感受秋天的美好。课前准备:画自己看到的秋天,或找一幅展示秋景的图片教学重点:运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完成文章的创作。教学难点:会评价别人的作品。一、激情导入ffi:走进秋天,秋意充盈了我们的双眼,老师眼中的秋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金风送爽,秋菊傲霜;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是桃红橘绿,你争我抢,是收获的喜悦,是动物们的秋收冬藏。(边讲用边课件出示图片)你们也发现了秋天的美丽,感受到它的美好,还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自己心屮的秋天。来,把自己选的画或者画的画拿出來,大家一块儿来欣赏!二、展示图画,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1.你的这幅画,画的是什么?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吗?要求:两人一组,我说你听,说的人要表达清楚,听的人要认真听。注意做到学生说自己的画,老师巡视,注意发现表达是否清楚。2.选两个小组的学生展示图画说秋天,学生试评。怎么具体说一说自己展示的秋天的图画呢?老师引出木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写

3、、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回顾课文,说说课文的写法。《风筝》一课的顺序是:总起——做风筝——放风筝——风筝没影了——找风筝——故事的余音。特点也各有不同:用细苇做蝴蝶,起名叫“幸福鸟”。放风筝,怎么放。找风筝,突出心理活动特点。《秋天的雨》一课则是:总起(秋雨来了的特点)——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色彩的特点)——秋雨藏着好闻的气味(秋天气味的特点)——秋雨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特点)——秋雨带给丰收、欢乐的歌(这是总结)。3.小组内再说,注意:要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的顺序,说出特点,展开想象。4.

4、全班交流。三、写秋天的图画1.学生开始写,强调: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自己秋天的图画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序写岀特点,适当展开想象。2.写完的学生做汇报,和大家分享交流。四、总结写完的同学眷清,没有写完的同学课后写完。下节课还要继续交流,继续学习修改。教后反思:本课教学从对课文单纯模仿的“读写结合”中跳了岀来,把课文作为读写例文,从课文屮挖掘“读写结合”的教学资源,在学习课文时体会和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和表达的,习作时就指导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第二个教学环节“展示图画,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就是“先说后写”的“说”。老师指

5、导学生展示交流,由易到难、步步深入、说一说,学会了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说岀自己画的秋天图画是什么样的,这就为他们写下来铺好了路。“先说后写”是这样一种把内隐的作文构思活动外显化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说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同时和同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学会书面表达。从老师教的角度来说,则可以及时知道学生要写什么,是怎么写的,他们的表达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做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书面表达。这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用教学冃标为教学导向,逐步达成教学目标的

6、一个过程,设计得比较严谨。突出的特点是,中间两个环节釆用了“读写结合”和“先说后写”的达标策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