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克和千克》单元教学设计

226《克和千克》单元教学设计

ID:44225626

大小:1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9

226《克和千克》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226《克和千克》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226《克和千克》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226《克和千克》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226《克和千克》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26《克和千克》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26《克和千克》单元教学设计(2009学年第二学期)先烈东小学二年级备课组一、本单元知识框架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己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四、本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

2、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二1000克,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1.了解常用的称并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2.在小组活动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六、本单元评价要点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二1000克2、能正确填写合适的单位。3、能进行两个数量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计算。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3、5节教学内容教沖0标计划课时备注克和T•克的认识1、初步认识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3、了解常用的称,并初步学会用。11解决问题1、称物品的教学活动。2、感受1克和1T克,对常见物品重量进行估算。3、巩固练习,运所学解决和关的实际问题。11综合训练11单元检测及反馈22合计55第一课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重的观念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质量单位教学的“起始课”,同吋又是后续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

4、初步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然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质量问题,对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也已经有所了解,但却缺乏对这些单位的具体感知,大部分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仅靠观察得到,更多的需依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此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3、通过从实际生活

5、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生活中非常有用的。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主题挂图,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准备一些重1千克的物体,如1袋重1千克的盐,准备两袋各重500克的砂糖。准备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2分硬币。课前要求学生准备重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的四样物品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出示

6、图)说…说:哪个轻,哪个重?第一组:一个西瓜和…个气球。第二组:一只松鼠和一只黑熊。生答:气球轻,西瓜重;黑熊重,松鼠轻。2、掂一掂:一本数学书和一支铅笔,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二、实践操作、形成观念。1、岀示主题挂图,引出质量单位。观察主题挂图:(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生答:一盒饼干110克,一桶豆油5千克。(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LI常生活屮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90克,火腿肠一根是45

7、克,我的体重是30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学生有可能答出: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2、千克的认识。(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千克有多重吗?找出自己带來的重1千克的物品,说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2)用不同的“方式”体验1千克的质量。(3)观察老师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丰富对1千克质量的感知。(3)估计1千克重的本子大约有几本?怎么验证同学们的估计准不准?(4)认识

8、各种秤。(5)体验几千克的质量。拎拎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