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岗位职级任职条件

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岗位职级任职条件

ID:44232012

大小:91.3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9

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岗位职级任职条件_第1页
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岗位职级任职条件_第2页
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岗位职级任职条件_第3页
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岗位职级任职条件_第4页
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岗位职级任职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岗位职级任职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岗位职级任职条件(征求意见稿)岗位职级任职条件学院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院岗位设置数、上级部门核定的编制数以及我院各专业技术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制定专业技术岗位职级首次任职(指导)条件,各部门可根据指导条件制定不低于学院要求的实施条件。(一)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法律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身心健康。2、积极承担学院、系部的各项任务,履行岗位职责,任期内能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近三年年度工作考核合格及以上。3、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治学严谨,积极参

2、加社会公益工作。4、已获得拟聘岗位相应的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二)正髙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1、正髙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凡我院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受聘正高岗位6年以上,考核合格及以上,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教学、科研业绩显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3年一6年,考核合格及以上,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自取得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者。(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2)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江苏省“333”工程首席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4)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5)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3、”入选者;(6)省级以上教学名师;(7)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8)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省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前五名、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二名;(9)省级重点专业群项目负责人;(10)国家级特色专业前三名;或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第一主持人;(11)国家级精品课程前三名;或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2)省级实训基地、工程中心负责人;(13)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负责人;(14)省级重点以上教改项目主持人;(1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二等奖主编;(16)国家级技能竞赛二等以上奖项获得者;或指导学生获国家级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排名第一);(17)省级以上社会科学基

4、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前五名、三等奖前二名;(18)中国髙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前五名、三等奖前二名;(19)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二等奖前五名;(20)省部级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一名;(2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第一名;(22)发表专业核心论文3篇及以上,或被三大检索收录2篇及以上;(23)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24)获得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排名第一)°2、正髙四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为正高级且考核合格,教学工作量符合规定,教学效果好,学术成果突出,能较好地指导青年教师,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者

5、。(三)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学院根据相应的五、六、七级岗位比例及各系部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总数核定各级岗位数量。1、副髙级五级岗位的任职条件•专业技术岗位任副高职务6年以上,承担重要的岗位职责并发挥重要作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专业技术岗位任副高职务3-6年,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者。(1)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5)省级以上教学名师、领军人才;(6)省级以上优秀教育类荣誉;(7)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8)国家高等教

6、育教学成果奖,省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获得者;(9)省级重点专业群核心专业负责人;(10)国家级特色专业前三名;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第一主持人;(11)国家级精品课程前三名;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2)省级以上实训基地负责人;(13)省级教改项目主持人;(14)省级精品教材立项主持人或评优第一主编;(1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二等奖主编;(16)省级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指导教师;或指导学生获国家级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排名第一);(17)国家级技能竞赛二等以上奖项获得者;艺术类作品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排名第一)。(18)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19)

7、科研项目获江阴市级一等奖、无锡市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前5名);(20)科研其他成果获无锡市级一等奖或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排名第一);(21)发表专业核心论文2篇及以上,或被三大检索收录2篇及以上;(22)获得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排名第一);2、副高级六级岗位的任职条件•任副高职务5年及以上,承担了学院的教学科研职责,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取得一定的学术成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任副高职务3—4年,承担了学院重要的教学科研职责,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