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

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

ID:44235660

大小:7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19

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_第1页
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_第2页
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_第3页
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_第4页
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摘要: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4),实证分析流动人口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发现:工会能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收入,但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具有异质性,城城流动人口高于乡城流动人口、签订合同者高于未签订合同者,个体私营企业的表现要优于国有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上升,流动人口工会的收入效应呈倒"U”型,对中等收入者的作用最大,其次是低收入者,对高收入者的作用最小;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自选择问题,发现我国流动人口仍存在明显的工会“收入溢价”效应。关键词:工会;流动人口;收入溢价;分位数回归;倾向

2、得分匹配中图分类号:F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8)05-0141-07一、引言随着改革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流动人口的收入不断提升,但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1],收入分配呈现出向资本倾斜的新特征,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下降,形成了“资强劳弱”的局面[2],传统的企业与职工关系逐渐被新的劳资模式所取代,导致频繁发生劳资冲突和劳动争议,从而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工会作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群众性组织,但在实际中面临劳资冲突时,工会的作用与职能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3]。流动人口作为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应

3、当更需要工会组织,但在较大规模的劳资冲突与群体事件面前,如南海本田工人罢工和深圳富士康“N连跳”等,工会应有的作用与职能并未有效体现,这引起了人们对工会的广泛关注[4]o工会对于提升流动人口收入是否有作用?究竟有多大作用?对于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显得尤为重要。收入分配事关民生改善与社会稳定,流动人口的劳动收入不仅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其在流入地立足的经济基础。因此,研究工会与流动人口收入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还有助于深化对工会职能与作用的认识,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西方社会工会不仅历史悠久,且对政治与经济都有较大作用,因此,引起

4、了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对工会是否提高职工的收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Lewis(1963)的文献,他基于美国数据得出结论,工会显著提高了职工的收入[5]。其他学者利用他国数据进行研究,也发现了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6,7]o由于研究数据和方法都比较成熟,欧美国家在有无工会"收入溢价”问题上,研究结论也较为一致,即欧美国家工会成员的收入比非工会成员高,工会"收入溢价”效应明显。国内对工会的研究,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对工会是否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方面的研究更是缺乏,由于选用不同的数据和研究方法,从而得到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即工会'‘收入溢价”效应并没有得到普

5、遍验证。Y.Lu等(2010)研究发现工会不能提高职工的工资[8],袁青川(2015)认为工会成员与非工会成员工资差距不明显[9]。易定红等(2015)认为工会成员与非工会成员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其拥有的资源禀赋与工作特征,工会对劳动者收入并无明显的直接影响[10],但杨继东(2013)的研究表明工会能普遍地提高工人工资[111;王鸣(2014)的研究发现工会成员身份能提高员工工资,但对工作时间无显著影响[12];李龙和宋月萍(2017)也认为工会参与显著提升了农民工的工资率[13];莫旋(2016,2017)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工会“

6、收入溢价”效应显著存在[14,15]。本研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工会是否存在“收入溢价”效应。流动人口是否参加工会组织并非是随机事件,而是在效用最大化框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流动人口是否参加工会组织可能存在样本自选择问题,忽视自选择问题可能导致估计结果有偏误。为探究流动人口工会的收入效应,需要解决样本选择性偏误问题,通常采取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但工具变量法在选择合适的替代变量时主观随意性较大,有时恰当的工具变量很难找到,而且,回归结果可能随工具变量选取的不同而不同。倾向得分匹配法是当前经济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处理样本自选择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观

7、测数据的偏差。二、数据、变量与描述性统计(一)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社会融合专题数据。调查以年龄在16〜60岁,非本市(区)户口,且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流入人口为对象。每个城市抽样调查的样本量为2000个,抽样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方法进行。研究样本就业身份限定为“雇员”,且处于就业状况的流动人口。剔除收入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为减少极端值的影响,对该变量作截尾处理,同时删除其它变量观察值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的样本数为9892个。(二)变量选择1.工会组织(union)。通常认为,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劳动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