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观音信仰【文献综述】

隋唐观音信仰【文献综述】

ID:442398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2

隋唐观音信仰【文献综述】_第1页
隋唐观音信仰【文献综述】_第2页
隋唐观音信仰【文献综述】_第3页
隋唐观音信仰【文献综述】_第4页
隋唐观音信仰【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唐观音信仰【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历史学隋唐观音信仰观音,又称观世音,本是印度佛教中的“西方三圣”之一,自汉代传入中国之后,观音信仰成为中国菩萨信仰中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在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民间流传甚广。虽然隋唐时期僧俗朝野盛行佛教偶像多元崇拜,但其中以崇拜观世音菩萨最为突出,达到狂热地步。在众多观音信仰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以时间纵轴来讨论观音信仰的发展、观音文化的内涵、宗教义理、演变等等,少有单以一个朝代,横向来研究的。隋唐是我国历史上内外交流广泛,出现空前盛世的一段时期,观音信仰也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文明的进程。经过本人翻阅了一定相关资料,现对日后进行隋唐观音信仰研究做一简单的综述。一、发展态势“正

2、是在人们的心理屡屡遭受失望打击,社会灾难纷至沓来时,观音以其简单易用的修持法门和信手拈来的脱困方法轻易地走进了世人的精神世界,与民众的心理渴求相契合,成为世人超越困境的慰藉”[1]屈川先生于《观音信仰与中国民众的现实需要》中这样说到,纷乱的社会现状才使得观音信仰深入人心。其实在隋唐观音信仰之所以大兴,还因为佛教信仰是封建王朝维护皇权和统治利益的需要。唐太宗在《大兴善寺钟铭序》中说:“皇帝道叶金轮”便以金轮圣王自居。武则天也认为自己是菩萨应世,加尊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观音信仰所提倡的慈悲为怀,行善福报是社会的调节剂,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隋唐时期

3、,由于国家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较长,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人类之间的文化交往更是阻隔不了。佛教传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佛经的翻译,在隋唐时期最大的变化就是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由国家部署专门的有组织的翻译机构,如隋炀帝在西京长安及东都洛阳两地均置翻译馆,唐初,高祖李渊也在长安大兴善寺设翻译馆,从事佛经翻译工作。其主持人由梵僧主持逐步演变到由汉僧与梵僧共同主持或单一由汉僧主持。“进人隋唐及其以后,观世音信仰继续发展,又有大量观世音经典译出,其中主要是密教经典。唐高宗时,来华印度僧人尊法和中国僧人智通,分别译出《千嗽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观自在菩萨随心咒》、

4、《清净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等”[2]夏广兴的《观世音信仰与唐代文学创作》如是介绍。唐代以前,民间信仰观音的风气主要是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而唐代以后,此风便蔓延于全国各地。《大唐西域记》卷十中说:“国南滨海,有秣剌耶山。”[3]而这时候比较特色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的几大观音道场,其中有吐蕃的藏族地区、西南部族的洱海地区以及契丹部族的内蒙古地区。二、宗教思想及其中国化在隋唐时期,观音信仰的宗教思想也发生了变化,此期带有强烈护国色彩的密教变形观音—大悲观音信仰,在朝廷的提倡下也流行起来。观音的大慈大悲为我们熟知,而隋唐时期颂其名获解脱苦难的宗教观念盛行。僧玄奘西行取经,一路上历尽艰辛,

5、常依靠称念观音而化险为夷。一次,接连四五天滴水未进,人马饥乏,几乎丧生。他“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说:“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到第五夜半,终于有气力继续前进,忽然发现草地水池,“人马俱得酥息。计此应非旧水草,固是菩萨慈悲为生”。[4](《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就有罪犯称念观音名号,而枷锁自落,临刑时刀杖段段折断的画面。“随着这些显化故事的广泛传播及佛教美术的发展,在中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三十三观音”……这“三十三观音”大多是唐代以后民间信奉的观音形象,它们是中国古代画家根据民间流传的观音显化故事,再经过一定

6、的艺术加工而精心创作出来的、具有中国佛教特点的观音形象。从《普门品》的“三十三身”到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三十三观音”[5],观音显相信仰最终实现了彻底的中国化。”李利安《观音信仰的中国化》同样看待观音三十三身,孙丽《中国人的观音信仰》中说“观音变换‘三十三法相’度化众生,完全是遵循了‘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与人上言依于仁,与人下言依于礼’的原则,这也是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思想内涵。”[6]观音信仰的中国化,其世俗方面表现突出。秦王李世民在河南荥阳平定窦建德后,在广武山于夜雨朦胧中见“东南云际,光焰射天”,“观音菩萨,金身毕露”,便“顿首拜瞻”。[7]于是上报朝廷,唐高祖便

7、下令在当地建立观音寺。民间不只是称念观音名号,还大量造观音石像、绣像。张说解释道:观世音菩萨“心入万有,身包大空”。“日月有尽,光明无际;天地有终,神通不灭。礼其形像,随缘而成功;称其名号,因时而获果。”[8]有则小说把民间崇拜观音的情况描绘得很具体,说终南山灵应台的塔中有一尊观音铁像,众人传说观音曾在这里现身,铁像经常放光。长安市民竞相礼谒,有时百千成群,同宿于台上,礼念求光。有人说常见圣灯出现,或在半山,或在平地。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四月八日(佛诞节)夜晚,众人合声礼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