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ID:44241326

大小:1.7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0-20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宁三中2020届高三(考试二)理综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P-31Cl-35.5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含N元素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壁中含N的化合物是淀粉B.叶绿体中含N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C.细胞核中含N的有机物只有DNAD.动物细胞膜上含N的有机物只有胆固醇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可以直接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B.大肠杆菌产生分泌蛋白的过程与内质网有关C.核仁参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D.核糖体

2、、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3.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l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肠腔内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I快数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人体成熟红细胞膜上无SGLTI载体蛋白 B.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消耗ATP 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4.生物实验中常用水处理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水解后需用水冲洗载玻

3、片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染色后需用蒸馏水洗去浮色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叶片需随时保持有水状态D.“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需将成熟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B.生物体内含有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某些酶的活性不一定会减弱D.抑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6.下列有关遗传学发展中的研究方法及取得成就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历程中曾使用放射

4、性同位素标记的技术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时使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D.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借鉴了孟德尔的研究方法7.《本草纲目》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以上用到的实验方法可应用于分离A.氯化钠和淀粉的混合溶液B.汽油和煤油C.苯和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分离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B.由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L0.2mol/L亚硫酸

5、钠溶液中H2SO3、HSO3−、SO32−的总数为0.2NAB.常温常压下,1molC2H4和1molCH4所含的氢原子数均为4NAC.向含1molFeI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1mol白磷(P4)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为4NA10.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现有四种不同主族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Z、W处于同周期且族序数相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X>WB.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C.Z、W的简单离子半径:Z

6、中,只有W元素的单质可用于杀菌消毒1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铝片分别投入浓、稀硝酸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强B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红色变浅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解该溶液中可能含有Mg2+D溴水中通入SO2,溴水褪色SO2具有还原性12.FFC电解法可由金属氧化物直接电解制备金属单质,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利用此法成功电解制备钽粉(Ta),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a极为电源的正极C.Ta

7、2O5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Ta2O5+10e−=2Ta+5O2−D.常温常压下,石墨电极上生成22.4LO2,则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NA13.常温下,向20mL0.1mol·L−1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0.1mol·L−1氨水中NH3·H2O的电离常数K约为1×10-6B.a、b之间的点一定满足:c(NH4+)>c(Cl−)>c(H+)>c(OH−)C.b、d点溶液中都满足c(NH4+)=c(Cl−)D.c点代表两溶液恰好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