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ID:44244331

大小:196.8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0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_第1页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_第2页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_第3页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_第4页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科生导师制度运行效果的实证分析西南大学武晓庆[摘要]木科生导师制度是一种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科研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特色化的培养,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从而推动本科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分析西南政法大学不同年级、性别和学院导师制度的运行效果后,发现导师主要指导学生学习,对科研及就业方面的指导很少;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与导师积极交流,导师在大部分学生中没有实际作用;院际差异明显,尤其是师资配备方面,法学学院显著优于非法学学院。可见,导师制度在我校的运行状况并不理想。n,,++彳.....I--I1■一一费格式的:缩

2、进「首存缩进:2孚UndergradudtementorsystemisakindofindividualI符guidancc,includingtheguaidanccinstudy,charactcristics,moral,scientificTcscarchandlife,inordertosatisfytheindivadualneedofstudents.Itcanfutherpromotetheincreasedcfficicncyofcolllcgceducation.Inthisarticle,af

3、tertheanalysisoftheeffectindifferentgrades,wecanfindthatthismodemainlyworkinguidingstudents'learning,buthaveverylittieguidanceinresearchandemployment.Wealsofindthatonlyasmallpartofstudentscankeeptouchwiththeirmentorsactively,whilethemajorityofstudentscannotbeni

4、fitfromtheirmentors.Intercollegiatedifferencesarealsosignificant,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illegalschoolCollege.Visibly,thementorsystemisnotidealinpractice.[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度;运行效果;一、引言伴随学分制的发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是我们的重人教育理念,而导师制度是冃前为止比较符合这一教育理念的制度设计。对于西南政法大学而言,学分制刚刚起

5、步,导师制也刚刚实行,其中肯定还存在着很多有待丁•完善的地方,所以我借助于调研西南政法大学导师制度的实行情况,发现英屮存在的问题并提岀一些解决方法。我希望根据我对学校导师制度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不足,与导师制度的诸多模式及导师制度的中心理念比较,从而为构建一种适合于西南政法大学的导师制度提供一些建议。国内对于本科生的导师制度研究集屮在以下几方面: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职责探析、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模式分析、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职责探析、对导师制度的评价体系。如李强建议导师的基本职责应该是对学习①,科研②,人生方而进行指导③。⑴周甲辰

6、认为导师职责的核心是建立一种积极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之上。⑵周雁认为导师的基木职责①作业指导和监督,通过交流探讨学习与教学方法,实习指导技能操作。幺课题辅导或专题讲座的形式传递科研知识,根据学住兴趣遴选课题并指导,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指导学生写完课题。③多形式多渠道接近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牛观价值观。4是引导学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卩]朱江认为本科生导师应该是在学业、科研、身心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⑷颜进等认为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各个环节指导,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加强

7、学生学术探讨能力。[5】王蔚兰认为在教学型大学里导师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发掘者、合作者。⑹周雁在《试析木科生导师制度及实施》中认为当前中国的木科生导师制主要有一对一模式和一对多模式,同时一对多模式乂可以分为全程导师制、半全程导师制、优秀生导师制以及多对多及时导师组制。颜进等认为研究型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区别就是培养出來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一个班配备三至五个导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⑺王蔚兰在《教学型大学中班导师作川初探》认为本科生导师主要对学生个人修养、学习、科研、成才进行指导;而辅导员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

8、教育和日常工作的管理。余国升等认为导师是教师身份,用学术与人格起到潜移默化作用。辅导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体。⑻曾凡东,炉秉利,燕霞在《木科生导师工作及指标体系建构》屮捉到的评价体系对我们课题的后期研究作用较人,有利于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丁西南政法大学的导师制度。二、数据收集与变量设计我对西南政法大学12个学院中的2010,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