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2018.05)

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2018.05)

ID:44246895

大小:9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0

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2018.05)_第1页
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2018.05)_第2页
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2018.05)_第3页
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2018.05)_第4页
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2018.05)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2018.0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合肥一中2018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监察机构从隶属于行政机构到独立,从名目繁多、职权不清到台院制和六部分察制,监察官从近臣系统演变为御史系统、言谏系统,监察范围从地方豪吏到整个官吏群体,监察触角深入行政、财经、司法、军事、文教、人事、仪制等各方面,其组织、功能和作用,处处适应着封建专制的需要,折射出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关乎监察系统的权威性,直接影响

2、监察体系的整体效能。古代帝王认识到监察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预防和惩治权贵官僚的恣肆贪婪、削弱和牵制对中央政权不利的地方势力、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重大作用,因此高度重视监察,把御史台(后为都察院〉的地位,提升到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并列的位置。极端君主制的发展,促使监察机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职权不断扩大,以至于无所不监,无所不察,保证了监察的整体、有序和监察效能的发挥。为了确保监察的有效实施,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皇帝垂直领导体制。监察官不受地方政府和其他行政官员的制约,只对皇帝负责,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监察官被称作皇帝的“耳目

3、之司”,御史出巡是“代天子巡狩”,具有一职多能的监察权限,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种垂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监察权与被监察权的适当分离。如果监察权和被监察权由宰相或地方长吏掌控,或者监察权与被监察权虽然形式上分开,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或隶属关系,就会使监察权虚化和弱化。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大系统组成,力图实现监督的全覆盖、无死角。御史的主要职能是维持国家纲纪与吏治,打击贪腐,纠弹非违,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平衡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实现对社会的调整。言谏是以臣对君的谏诤、谏议为表现形式,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约束君主的恣意

4、妄为。言谏机构形成略晚于御史机构,兴于汉,盛于唐,衰于宋,终于明,从其消亡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专制制度越强化,言谏制度越衰减,宋朝“台谏合一”、明朝“科道合一”,不单是监察百官的台官和谏诤皇帝的谏官在执掌上的混同,而是削弱了言谏对皇权的制约功能。当下我国正在进行监察体制的改革,古代监察机构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监察制度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监察机构从隶属于行政发展为专门的机构,这是在功用上对政治制度的适应。B.最高统治者对监察

5、机构实行垂直领导,导致监察官不仅拥有监察权,甚至拥有裁断权。C.深入中央和地方各权力领域进行监察的同时又与之相分离,是监察独立性的核心表现。D.作为权力制衡器,御史和言谏两大系统互相补充,被监察权越强,其制衡作用越明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层层递进,先概述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发展过程,然后分析其特征和现实意义。B.文章由概括到具体,阐释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机构独立、垂直运作、目标全面等特征。C.文章以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独立性为着力点,内容包括机构设置和权力运作的独立。D.文章更深层面上揭示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只有自上而

6、下的监察,缺乏自下而上的监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关系到监察体系的整体效能,因此古代帝王提升了其权力地位和范围。B.监察权与被监察权相对存在,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被监察权,监察权也就失去存在的依据。C.言谏制度由于其特定的运作方式和监察目标,必然伴随着封建专制愈演愈烈而渐趋衰亡。D.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虽然不能照搬,但是当今的监察体制改革有必要参考其经验和教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万里长城余光中那天下午,心情本来平平静静。后来收到元月3日的《时代周刊》,

7、翻着翻着,忽然瞥见一张方方的图片,显示堪培拉和一票美国人站在万里长城上。像是给谁当胸锤了一拳,他定睛再看一遍。是长城。雉堞俨然,朴拙而宏美,那古老的建筑雄踞在万山脊上,蟠蟠蜿蜿,一直到天边。是长城,未随古代飞走的一条龙。对区区一张照片,反应是那样的剧烈,他自己也感到很惊讶。万里长城又不是他的,至少,不是他一个人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人,生在江南,柔橹声中多水多桥的江南。他的脚底从未踏过江北的泥土,更别说见过长城。可是感觉里,长城是他的。几十年来,一直想抚摸想跪拜的一座遗产,忽然为一双陌生而自莽的脚捷足先登,他的愤怒里有妒恨,也有羞辱。他有一股冲劲,

8、要写封信慰问长城。一回头,太太的梳妆镜叫住了他。镜中出现了一个中年人,两个大陆的月色和一个岛上的云在他眼中,霜已经下下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