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选择题解题指导

材料选择题解题指导

ID:44248378

大小:10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材料选择题解题指导_第1页
材料选择题解题指导_第2页
材料选择题解题指导_第3页
材料选择题解题指导_第4页
材料选择题解题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选择题解题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材料选择题解题指导刘卫仁一、确定考查的主题主干知识1.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人物、国家、地区等确定主题主干知识,然后对照材料确定考查主干知识的某一个侧面。例题1(2008江苏卷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FI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人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解析:首先确定考查主干知识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然后依据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分析,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目的是为了分割和权,减少决策的失误。分工明确,相互牵制,最终加强皐

2、•权。这样便可以否定B,C,D,确定A正确。例题2(2008江苏卷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來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解析:从张之洞代表洋务派,确定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在“屮体西川”指导卜,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包括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派遣出国留学和兴办新式学堂等。而本题中“华民所盂外洋Z物,必应悉行仿造”就可确定是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所以答案为C。例题3(2013年苏南四市一模卷笫7题)甲午战争失败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吁请修备储才折》中捉出

3、了“练陆军、练海军、造铁路、设枪炮厂、广开学堂、速讲、讲求工政、多派游历人员、预备巡幸之所”等九项措施。这些措施①是清廷内部补救危局的全新纲领②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③反映了洋务派在近代化中的贡献④说明办洋务未因甲午战败而终结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从题干中张之洞、甲午战争失败后等关键词语可以确定考查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这个主干知识。张之洞既然是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他提出的纲领就不可能是全新的,事实上他的折子中的内容依然是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国防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因此否定了①;既然属于洋务运动的范畴就不可能是当

4、时的社会进步思潮,因为甲午战争后的社会进步思潮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所以答案就剩下Bo2.注意有些题目可能围绕一个主题考査多个主干知识,要找到多个主干知识围绕这个主题的切入点。例题4(2012南京、盐城一模)中国占•代先后产生了多利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木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Z举,遂成定制。D.题目限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

5、人只读闱黑制义的风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但在这个主题卜-乂涉及了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止制,隋唐以后科举制和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科举制。一个主题下联系多个主干知识。例题5・(2012南京、盐城三模)陈独秀在1918年指出:“义和团何等可恶!”1924年乂指出:“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序幕。”他的这一观点的变化,是基于当时的A.社会性质B.斗争对象C..主要矛盾D.革命性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陈独秀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对义和团运动态度的变化。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近代中国人民轰轰烈

6、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排斥一切外来先进文明。1918年的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西方先进文明是全盘吸收肯定,所以其否定义和团运动;而1924年的陈独秀是中共的领导人,明确站在反帝反封建的立场上,所以肯定义和团运动在民族革命史上的反帝功绩。而此吋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耍矛盾依然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革命的性质依然是民主革命。因此答案是B。二.坚持论从材料出的基本原则设置材料情境考查主干知识,材料情境是载体。判断选项是否止确的依据不是教材结论,而是结论要符合题意,符合材料的总思。即使选项说法在正确,如果不符合材料意思那都是错误的。这种题型

7、的陷阱就是在与选项符合教材结论不符合材料意思。一般在题干的结尾通常用这些词语:材料反映了、说明了、体现了、表明了、由此推断出等。例题6(2013年苏南四市一模卷第6题)在宪章运动的年代里,英国冇儿百万人都被发动起来,并在《人民宪章》(1838年)上签名。宪章派提出必须改善人民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这対当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打击是极为致命的,迫使他们走上対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该材料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Z—是A.工业革命之示英国实力人人增强B.英国资产阶级急于寻找海外市场A.英国国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