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自然地理实习 报告

西部自然地理实习 报告

ID:44249450

大小:4.67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0

西部自然地理实习 报告_第1页
西部自然地理实习 报告_第2页
西部自然地理实习 报告_第3页
西部自然地理实习 报告_第4页
西部自然地理实习 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部自然地理实习 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班级:地理科学XXXX班学号:XXX姓名:XXX指导教师:XXX15自然地理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结合实际应用,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初步具备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能力。通过实习,初步掌握实习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撰写实习报告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培养求是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吃苦耐劳、严守纪律、团结协助的团队精神。二.实习路线、节点及内容安排:此次

2、自然地理野外实习,8月9日从临汾出发,途径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五个省、自治区。8月23日结束回到学校。实习地点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杨凌科技博览园、中科院水保所人工降雨大厅、水土保持研究展厅、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地质公园、西宁青海湖、兰州刘家峡水库、中科院寒区旱区研究所、中卫腾格里沙漠、宁夏镇北堡影视城等。从西北自然地理实习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最基本的自然地理素养。本次实习具体路线如下:15第一站:陕西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8月11日)西安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的秦岭北脉,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

3、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中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山崩地质遗迹,其山崩地貌类型之全、保存之完整典型,为国内罕见,堪称“山崩地质博物馆”。翠15华山属秦岭山脉,由中元古界变质杂岩组成,秦岭北麓大断层从山北侧通过。该断层目前仍在活动,其北侧相对下降形成吴中平原,南侧抬升形成高耸立的秦岭,一万年以来平均每年上升1.73-3.4毫米。强烈的断裂活动,加上构成翠华山山体的岩石质坚性脆,又地处地震带且多瀑雨,从而引起山体崩落。这里的山崩地质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山崩地质景观如:山崩悬崖景观、山崩石海景观、山崩地堆砌洞穴景

4、观、山崩堰塞湖景观、山崩瀑流景观及山崩形成的各种造型奇石景观等。秦岭造山带岩浆活动和隆升成山作用的时空分布、强度、活动方式、隆升速率、演化趋势及其对环境、气候、灾害、生态的控制影响,对全球变化或区域性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将为全球化研究提供重要基础与依据。 翠华山天池堰塞湖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以“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特色。翠华山崩形成的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奇洞分别有冰洞与风洞。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

5、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一幅人间仙境。翠华山不但在研究秦岭和关中平原形成历史、在研究山崩地质作用类型上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由于园区内环境幽、奇、险、奥,从而有重要的旅游价值、科普功能和地质遗迹保护价值。15第二站: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8月12日)1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以黄土高原为重点,面向全中国,针对水土流失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为中国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配套技术和实体样板;形成了

6、以水土保持为主导学科,以土壤学、生态学和农业工程学有关领域为支撑的总体学科框架;确立了在中国水土保持科技方面的中心地位,发挥了在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设有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流域生态与管理研究室、区域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室、林草生态研究室等6个研究单元。在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建有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固原生态试验站、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等野外站。建有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和人工干旱环境气候室等重要科研实验设施,形成了集应用基础研究、试验与示范、决策服务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

7、研体系。对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的了解: ①人工降雨大厅:通过人工控制降雨检测砾石(杂质)对水土流失的作用,此实验的研究对于交通建设有很大作用。通过改变风速观察风蚀作用的强弱。 ②土样室:采集不同时期长武、安塞、固原、神木的不同坡度、坡长、深度等的土样,可做成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图。 ③植物培养室:可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光照、湿度、养分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条件来在短期内使植物生长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建设占地130亩,包括逸夫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